30.下列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思维和认识的运动是精神的运动
C.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31自然科学与哲学密切相关,表现在
①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自然科学为哲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④哲学将最终取代哲学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3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主要是要告诫人们
A.要善于抓住机遇,促进质变的发生 B.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C.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D.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扶持新事物的成长
33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规律 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9.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①联系的观点 ②发展的观点 ③物质的观点 ④实践的观点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 ①③
27.右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
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
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天不变、道亦不变
28去年以来,受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影响, 美国整体经济迅速出现剧烈震荡,继而加剧演变
成一场全面的国际金融危机。这主要体现了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C.实践决定认识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5.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23.“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体现了( )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24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放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发展的实质是
A.运动变化和发展 B.是质变
C.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一事物产生和事物的灭亡
21.迷信的人认为,“风水”为“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之第三要点,认为风水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运程,风水好的话,可以令一个人做起事来有事半功倍之效;风水不好,会影响人的财运、健康以及身边的人际关系。这一观点
A.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 B.违背了联系的多样性
C.违背了联系的条件性 D.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20.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这说明了
A.真理是普遍的 B.真理是主观的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是绝对的
19.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了无痛手术时代。上述材料说明( )
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②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 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他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篆言者必钩其玄。”读一部书,要着重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体现了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每一个要素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