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7580  247588  247594  247598  247604  247606  247610  247616  247618  247624  247630  247634  247636  247640  247646  247648  247654  247658  247660  247664  247666  247670  247672  247674  247675  247676  247678  247679  247680  247682  247684  247688  247690  247694  247696  247700  247706  247708  247714  247718  247720  247724  247730  247736  247738  247744  247748  247750  247756  247760  247766  247774  447090 

31.读《人物风俗制度丛谈》中某一篇文章到“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一段文字,可以判定此篇文章最有可能的成文时间是

A.明崇祯三年    B.1931年9月    C.北平市成立时   D.1937年7月

试题详情

30.右图是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顶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长征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四川,“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却建在四川,你认为下列哪一理由不可能成为历史依据?

A.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的时间长、活动范围广

B.四川是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

C.红军在四川境内爬雪山、过草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D.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

试题详情

29.五四运动至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逐渐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愿望

B.中国的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C.“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

D.出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趋势  

试题详情

28.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试题详情

27.90年前,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反帝反封建    B.爱国主义     C.无产阶级革命   D.科学主义

试题详情

26.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 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B. 辛亥革命影响有限

C. 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D. 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试题详情

25.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刊物名称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D.平等进步

试题详情

24.“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者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出自哪一政党的誓词

A.中国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    D.中国共产党

试题详情

23.“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抗英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试题详情

22.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