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8292  248300  248306  248310  248316  248318  248322  248328  248330  248336  248342  248346  248348  248352  248358  248360  248366  248370  248372  248376  248378  248382  248384  248386  248387  248388  248390  248391  248392  248394  248396  248400  248402  248406  248408  248412  248418  248420  248426  248430  248432  248436  248442  248448  248450  248456  248460  248462  248468  248472  248478  248486  447090 

3、以上的盐均为正盐,不能电离出H+ 与OH- ,为什么会显酸碱性?其中原因与水的电离平衡有没有关系?

[媒体展示] CH3COONa=CH3COO+Na+

     H2OH++OH

[教师提问]CH3COONa的电离能否打破水的电离平衡?

[学生讨论]根据弱电解质的电离理论,可以看出CH3COO 能与 H+  结合,使水的电离平衡移动。

[教师讲解]弱酸如 CH3COOH等,电离平衡常数很小,也就是说CH3COO与 H+ 不能大量共存,当CH3COONa 在水中大量的电离出CH3COO 后,便会与水中的H+ 结合生成CH3COOH 分子,使水的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教师提问] 水的电离平衡被打破后,溶液中的H+ 与OH 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根据 KW 可看出,[H+] 减小,[OH]增大,使溶液显碱性。

[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书写出整个过程的总的离子方程式

CH3COO+H2O    CH3COOH+OH

[提问]为什么写双箭头而不是等号?

[小结]由于水中的[H+] 很小,因而CH3COO与 H+ 结合的程度很小。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盐类的水解。

[学生活动]根据以上原理,分析NH4Cl 溶液为什么显酸性?(组织学生讨论并发言)

[教师总结] NH4Cl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NH3·H2O,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结果使溶液中H+浓度大于OH浓度。

[学生活动]

试题详情

2、酸溶液中的H+与碱溶液中的OH-主要靠溶质提供,导致溶液显相应的性质。

试题详情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组成决定性质的意识,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分析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用具]试管、玻璃棒、CH3COONa、Na2CO3、K2CO3、NH4Cl、Al2(SO4)3、NaCl、KNO3、蒸馏水、酚酞试液、pH试纸。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究、实验法。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提问引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呢?

[学生谈论]  各抒己见

[教师启发] 在必修课程中涉及过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一起施用,其中谈到了草木灰,,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另外我们有句话叫做纯碱不是碱,这些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 通过讨论意识到以上两种物质可能显碱性。

[学生实验]现在通过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想

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Na2CO3、NH4Cl、NaCl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讨论]为什么不同的盐类的酸碱性不一样?

[教师引导]大家思考在酸溶液为什么显酸性,碱溶液为什么显碱性?从水的电离平衡角度考虑产生酸碱性的原因。

[师生讨论] 1、酸与碱均打破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H+ 与OH- 不相等,

试题详情

2.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验能力,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试题详情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掌握水解的规律,学会写盐类水解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试题详情

34、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8分)

(1)按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看,美国与中国的玉米带都属于      农业,但是美国的玉米带是家庭经营的,而中国的玉米带是     的。

(2)我国东北部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   ___ _、______   ___。

(3)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为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原因有哪些?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7°N-45°N
42°N-46°N
地形
平原
平原
土壤有机质
3%-6%
2%
降水量(mm)
500-700
450-650
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
玉米面积比重
50%
50%-60%
玉米单产
7 500kg/公顷
6 750kg/公顷

从自然条件看: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地理试卷第7页(共7页)
 
 

汽车三中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详情

33、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巴西的北部为什么人口很少?

(2)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地理试卷第6页(共7页)
 
 

试题详情

32、分析下表,回答问题:(7分)

某地各项项目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
近三年平均降水量
近三年平均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当年水旱灾害次数
粮食总产量
1956年
30%
3.33万公顷
850毫米
23摄氏度
2%
0
1亿吨
1975年
5%
4.47万公顷
680毫米
30摄氏度
12%
3
0.875亿吨

(1)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把以下的四项填入图中适当的空格中,使之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①土壤肥力下降;②暴雨增多;③进一步毁林开荒;④洪水灾害增多

 

(2)结合上表和框图,解释该地耕地面积扩大,而粮食总产量却降低的原因。

试题详情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A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该地形区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_和最大的内流河 _____________,我国荒漠化面积正在不断的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2)图中所示区域植被自西向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载畜量也相应的由西向东_______;造成这些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由西向东_____。

(3)根据沙漠景观图判断风向箭头应是    (a或b);从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分析,沙丘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

地理试卷第5页(共7页)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试题详情

读图,回答29-30题:

29、A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沙障是因地制宜治沙的典型

B.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引地下水,促进植物生长,固定沙漠

C.沙障固沙成本低,应大规模推广

D.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30、C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不包括:

A.修筑公路    B.过度樵采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