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流向西 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西流向东 D.从东北流向西南
6.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 ( )
A.海拔小于500米 B.海拔高于600米
C.海拔大于500米 D.海拔低于400米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印度洋沿赤道纵剖面图,回答3-4题。
3、当上面右图中a处的上升流最强烈时,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北印度洋地区季节的是( )
4、关于下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M地区的自然带呈现地带性分布规律 B.J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荒漠
C. N地区处在板块消亡边界 D.K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读榆树、云杉、桃金娘、赤杨四种植物生长地l、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2题。
1、四种植物同时生长的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最接近 ( )
A.-4℃,l7℃ B.1 ℃,16℃ C.一5℃,20℃ D.-9℃,16℃
2、四种植物生长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赤杨 B.榆树 C.云杉 D.桃金娘
46.(14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安琪酵母发面蒸馒头,某学生于是想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并设计了下列对照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有关内容:
(1)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2)实验原理:细胞的不同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多少不同,但每种方式所释放的能量中都有一部分以 形式散失,从而导致细胞周围的环境温度 。
(3)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质量浓度为0.19/mL的葡萄糖溶液、液体石蜡油、蒸馏水、保温瓶、温度计、棉花。
(4)实验步骤:
①将质量浓度为0.19mL的葡萄糖溶液加热后冷却备用;
②取3只保温瓶,编号为A、B、C,并将C瓶设计为对照。
③在3只保温瓶中分别加入等量 。
④A瓶中再加入 ;
B瓶中再加入_ ;
C瓶中再加入 。
⑤3个保温瓶中均放入温度计,用棉花轻轻塞上瓶口,并保证保温瓶通气.⑥24小时后观察并记录3个保温瓶的温度数据.
(5)实验结果预测并解释原因
A瓶温度 ,因为 。
B瓶温度 ,因为 。
C瓶温度 ,因为 。
合肥一中2009-2010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段1考试
45.(8分)为验证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CO2,某学生用一种对酸碱性灵敏度较高的指示剂-BTB溶液来试验(该指示剂在酸性条件下呈黄色,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该学生利用BTB溶液设计了如下实验。具体步骤为:
(1)在A、B、C三只500mL的平底瓶中,分别加入经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300mL和1mLBTB溶液,再加入几滴植物油,在液面上形成一层油膜。
(2)通过油膜向三只烧杯中分别注入等量CO2使瓶中液体变成黄色。
(3)通过油膜向A、B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大小相似、生长状况相同的金鱼藻,C烧瓶不加。
(4)用黑纸将A烧瓶包住,B、C两只烧瓶置于光下。一小时后观察三只烧瓶内液体的颜色变化如下:A、C烧瓶内的液体呈现黄色;B烧瓶内溶液呈现蓝色。为使实验结果真实可信,排除光照、金鱼藻枝条、组成烧瓶的化学物质三种因素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计了二个对照实验,试分析下列二组对照实验分别排除何种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1)A烧瓶的实验结果与 烧瓶组合,可排除 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C烧瓶的实验结果与 烧瓶组合,可排除 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B烧瓶内颜色变化原因是
(4)某同学为研究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的关系,设计了下列实验,取黄豆芽20根,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根放在两只带有少量水的相同的烧杯内,一组放在光下,一组放在黑暗中,二天后放在光下的黄豆芽的子叶变成绿色,黑暗中不变色,若据此得出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的结论.利用上述实验设计思想,分析该实验还有哪些不够严密之处?
①
②
③
44.(8分)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 两种物质。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 条件下测量。
(3)由图可知,40℃时,植物体 (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 (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 ℃最佳。 (5)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用O2的吸收量(mol/h)。请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43.(5分)甲图表示某地20年间大气CO2浓度的变化,乙图表示温度对该地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1)在这20年间,引起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
(2)甲图反映每年冬季CO2浓度与夏季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3)乙图A点表示 。若该植物长期处于40℃恒定温度条件下,能否正常生长? ,理由是 。
42.(8分)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B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X染液 |
线粒体 |
C |
菠菜叶 |
清水 |
叶绿体 |
D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0.3g/mL;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 |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
(2)A组实验的目的是 ,50%酒精的作用是 ,细胞中小颗粒呈 色。
(3)B组实验的X染液是 ,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 色。
(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 。
(5)D组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原因是 。
41、(7分)已知蛋白质混合液中硫酸铵浓度的不同可以使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析出(或沉淀),随着硫酸铵浓度增加,混合液中析出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增加。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
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 |
析出的蛋白质 |
15-20 |
甲蛋白 |
23-30 |
乙蛋白 |
25-35 |
丙蛋白 |
38-40 |
丁蛋白 |
请据表回答:
⑴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为 。
⑵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30%,会析出若干种蛋白质,它们分别是 。
⑶通过改变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 (能、不能)从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乙蛋白,原因是 。
⑷简要写出从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分离出全部丁蛋白的实验设计思路(2分)。
⑸如果蛋白质析出物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铵,可用半透膜除去析出物中的硫酸铵。用半透膜能除去析出物中硫酸铵的原理是 。
40. 下面的曲线以及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1代表典型的阳生植物 2代表典型的阴生植物
α表示植物在黑暗中细胞呼吸放出CO2的量
β表示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细胞呼吸放出CO2的量时的光照强度)
①.I ②.Ⅱ ③.Ⅲ ④.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