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9031  249039  249045  249049  249055  249057  249061  249067  249069  249075  249081  249085  249087  249091  249097  249099  249105  249109  249111  249115  249117  249121  249123  249125  249126  249127  249129  249130  249131  249133  249135  249139  249141  249145  249147  249151  249157  249159  249165  249169  249171  249175  249181  249187  249189  249195  249199  249201  249207  249211  249217  249225  447090 

6.关于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

    A.土地类型较为单一,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资源丰富,且配合较好,一般没有气象灾害发生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D.水系发育好,地表侵蚀切割强烈

试题详情

5.我国耕地东多西少,草原西多东少,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   )

    A.开发历史长短不同             B.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不同

C.各地生产方式不同             D.各地生产习惯不同

试题详情

4.下列农作物中,在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有大面积分布的是:                (   )   A.棉花、甜菜   B.水稻、油菜          C.小麦、甘蔗     D.桑蚕、花生

试题详情

3.下列生态问题的产生与破坏植被无关的是                              (   )

    A.某地区地下水受到污染            B.某河近年来含沙量增长

C.某山区地下水位持续降低         D.某地区气温年较差增大

试题详情

2.下列关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全部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B.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全部实行还林还草

    C.冻结征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草地、林地、湿地

    D.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所须费用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

试题详情

1.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国家规定黄河流域每亩耕地补贴200公斤粮食,长江流域每亩耕地

  补贴300公斤粮食,这主要原因是                                   (   )

    A.黄河流域以种小麦为主,价格较低

    B.长江流域以种水稻为主,价格较高

    C.黄河流域以种小麦为主,产量较低

    D.长江流域以种水稻为主,产量较高

试题详情

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1)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①综合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和合理利用低山丘陵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山区日益繁荣,综合开发有利于低山丘陵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

②走立体农业之路

低山丘陵区山地与平原的比例为4:1,立体农业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的品种,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

本区人口密度大,而人均耕地少,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立体农业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置的劳动力转移到低山丘陵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脆弱,立体农业可以多层次布局农、林、牧各业,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局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局面。

千烟洲的立体农业:“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这种农业既可以促进中、远期才能受益的林果生产,又能带动当前即或受益的农、牧、渔业的发展,达到致富的目标。

③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通过鸭、野生猕猴桃、残次木材的加工,大大提高农民收

(2)生态建设

农村生活用能短缺是重要原因,封山育林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但是其真正实现,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使炉灶大大节约燃料。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能力训练]

试题详情

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南方低山丘陵区范围: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人口数量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人地关系出现了明显矛盾

大量非耕地利用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不高,自然资源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2)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气候资源: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但因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性,伴随着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

生物资源:口种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利用的生物资源品种单一,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土地和土壤资源: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红壤面积大,有机质少,酸性强,土持黏重,是南方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造。

水资源:河流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建立水电工程和发展灌溉农业。

结论: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热等最难改造的生产条件并不存在根本缺陷,但因地貌差异形成的多种土地类型,可以因地配置繁多的生物品种,因此这一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此外,这里劳动力资源充足,而且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一海港,有开发低山丘陵的人力和市场条件。

(3)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乱砍滥伐森林。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在全国仅次于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其一这里人均土地少,每单位面积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因此,同样单位面积流失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比较大。其二,这里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地表被蚀去,石质裸露,恢复原业的面貌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三,本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

试题详情

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1)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辛店洼为例

特点:地势低平;渍涝严重;成土母持为黄河沉积物,土壤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治理: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里种粮、果、棉

优点: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2)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以北丘洼为例

形成: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也称水盐运动。旱季,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雨季,土壤表层的盐分又被雨淋洗,使土壤表层脱盐。雨季过后,随着蒸发的加强,土壤又开始了积盐过程。因此,土壤中水盐运动,具有春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

   (3)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主法

引淡淋盐:引淡水灌溉,降低作物土壤根区含盐量          土体脱盐

井灌井排:抽取盐水、补充淡水                 咸水淡化

覆盖: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水分蒸发返盐         控制耕作层盐分含量

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与椿棉间作等         巩固水盐调节效果

试题详情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河流的堆积作用对地貌取决定性影响

  (2)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黄淮海平原的气候具有春早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等特点。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加上和缓的地势,使黄淮海平原极易发生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升刘很快,蒸发旺盛,风沙多。此时,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地区,或排水不畅的洼地,会出现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的现象,形成盐碱地。雨季洼地积水,形成洪涝灾害。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加重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3)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

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耕地中存在一些限制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

排水或灌水条件很差的低洼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灾和旱灾

只用地,不养地,土壤肥力日益下降

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锓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不断降低

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碱化

黄滩海平原提高农业产量的着眼点应该是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对黄淮海平原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关键所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