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9085  249093  249099  249103  249109  249111  249115  249121  249123  249129  249135  249139  249141  249145  249151  249153  249159  249163  249165  249169  249171  249175  249177  249179  249180  249181  249183  249184  249185  249187  249189  249193  249195  249199  249201  249205  249211  249213  249219  249223  249225  249229  249235  249241  249243  249249  249253  249255  249261  249265  249271  249279  447090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但微颔之(《卖油翁》)“颔”转化为动词“点头”。

   2.每至晴初霜旦(《三峡》)“霜”转化为动词“下霜”。

   3.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转化为动词“用蹄子踢”。

   4.妇抚儿乳(《口技》)“乳”转化为动词“喂乳”。

   5.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转化为动词“说出”。

   6.其夫呓语(《口技》)“呓语”转化为动词“说梦话”。

   7.会宾客大宴(《口技》) “宴”由名词“宴席”转化为动词“宴请”。

   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满井游记》)“泉”“茗”“罍”“歌”“红装”“蹇”等分别转化为动词“汲泉”“喝茶”“端酒杯”“唱歌”“穿着艳装”“骑驴”。

   9.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转化为动词“犯过失”。

   10.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转化为动词“保佑”。

   11.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鼓”转化为动词“击鼓”。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转化为动词“打洞”。

   1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公输》)“寇”转化为动词“入侵”。

   14.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腊”转化为动词“风干”,这里译为“把……晾干”。

   15.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毒”转化为动词“怨恨”。

   16.黄梅时节家家雨(《约客》)“雨”转化为动词“下雨”。

   1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缊袍敝衣”是“穿缊袍敝衣”的意思。

   18.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腰”转化为动词“腰佩”。

试题详情

知识点总结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5)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8)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①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

   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

   (9)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

   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③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

常见词类活用例释

试题详情

7.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形成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尺牍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

试题详情

6.传 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惯用于史书。一般为他人所写,如《张衡传》等,也有写自己的传记,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试题详情

5.记 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如“小石潭记”,就是“记小石潭”,即记述游小石潭的行踪以及小石潭的景物。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其次是些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包括如《桃花源记》这样的诗前序文)。除以上两篇,我们学到的还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核舟记》等。

试题详情

4.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我们学过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试题详情

3.序 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有一段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段小序即交代了作词的缘起与过程。

试题详情

2.表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我们初中课本所选诸葛亮的《出师表》即“表”中范例。

试题详情

 知识点总结

1.说 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初中阶段所学的有《马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等。

试题详情

知识点总结

   通假字,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们之间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

   (1)通假字的形式

   ①“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而无其字,只有借一同音字来代替。

   ②“本有其字”的通假字。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促间想不起原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2)通假字的种类

   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座)

   ②“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庭--廷)

   ③同声旁的字互相代替。

   例:无陇断焉。(《愚公移山》)(陇--垄)

   ④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代替。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慧)

常见通假字例释

   以下内容按照通假字、本字、释义、例句及出处顺序整理:

   说 悦 愉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女 汝 你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知 智 智慧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还 旋 回转,掉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汤 烫 用热水焐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齐 剂 汤药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止 只 仅仅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阴 荫 树荫 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屏 摒 舍去 屏弃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

   帖 贴 粘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火 伙 同伴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竦 耸 高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争 怎 怎样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见 现 出现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要 邀 邀请 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指 直 一直 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