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这说明
A.商品贸易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
B.商品贸易与文化传播没关系
C.商品贸易必然会导致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和吞并
D.商品贸易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途径
20.2008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3周年,603年前,郑和七次率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28年,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先河.下列关于文化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②文化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 ③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④从古至今,每一次文化之旅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 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A.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B.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C.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D. 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8.中国父母事事为孩子操心,美国父母却鼓励孩子自立,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但都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集中反映了
A.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 B.文化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C.不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D.不同文化必须和谐共处
17.苗族女子的头饰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土族妇女斜襟上衣的袖子是用五色彩布缝制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
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各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本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④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2009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我们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②各种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爆竹声声,烟花竞放,阖家团圆,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饭桌旁,辞旧迎机新。据此回答13-15题。
13.上述材料体现了民族节日及习俗,承载着不少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中领略到
A.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B.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C.对于研究中华民族文明的演进具有重大意义
D.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韵味
14.随着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淡漠了。如此长期发展蔓延下去带来的后果是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能够使我们国家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C.逐渐失去民族特色,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削弱了民族的凝聚力
D.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5.上题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A.继续扩大开放,加快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世界的步伐
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C.要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2.2008年9月18日 ,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这是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后的首个中秋节。下列关于民族节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历史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只有民族节日可以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
11.当今时代,世界文化灿若星河:一年一度的美国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法国嘎纳电影节群星灿烂;每年巴西狂欢节、圣诞节令人如痴如醉………。这表明
A.世界上每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B.民族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D.各种文艺形式是风格各异的
10.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对文化活动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表明
①社会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实现了社会发展
③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④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