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9278  249286  249292  249296  249302  249304  249308  249314  249316  249322  249328  249332  249334  249338  249344  249346  249352  249356  249358  249362  249364  249368  249370  249372  249373  249374  249376  249377  249378  249380  249382  249386  249388  249392  249394  249398  249404  249406  249412  249416  249418  249422  249428  249434  249436  249442  249446  249448  249454  249458  249464  249472  447090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tables could represent a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a discrete random variable?

A I and V  B I, II and IV  C I, IV and V  D I, II, IV and V  E I and IV

试题详情

1.   Consider the following table:

For the table to represent a probability function the value of k.

试题详情

5]化学发展简史编写组.化学发展简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发表于《化学教育》2008年第8期(第29卷)

关于《同价元素氧化还原性》一文的写作体会

《中学阶段同价硫元素氧化还原性的教学探讨--兼谈对“化学”之我见》一文的写作过程大约花了我一个星期的时间,但从问题的发生到文章的发表却经历了两年之久,2006年下半年我任教高三化学,复习课中,我从对“同一价态的硫元素具有相同的氧化还原性”的质疑,引发了“+4价硫的还原性的强弱比较”,先以变化事实为基础发现问题,通过分析得出“同一价态的硫元素还原性不一定相同”。本来,也不想在课堂上深究原因,反倒被学生问了个“为什么”,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能任他摆布,这位学生在观察“电子式”的过程中给出了一个惊人发现--“硫原子周围的电子数目不同”,经过一番周折,也算能够自圆,得出的结论就是: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本质上就是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从电子式通过比较中心原子周围的电子数多少可以解释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实际上这还需要补充电负性等知识,对于参加过竞赛辅导的他是清楚的。事情过去了,我也只把它当作一个课堂事件记录了经过。

2007年9月,在参加台州市重点中学高考第一轮复习座谈会上,一位老师开了一节“硫元素的相互转化”的公开课,课堂中也有比较SO2、H2SO3、SO32-的还原性强弱,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氧化性强弱,但是只比较强弱,没有解释原因,于是勾起了我的回忆。在交流的时候,我就向与会的老师请教“是否可以深入”的问题,结果一致认为“没有必要”,我的想法又被再次封存。此后不久,10月份我接到通知,要在台州市高三复习研讨会上上课,课题是氧族元素的复习。根据我对氧族元素的理解,首先,硫元素是氧族元素的代表;其次,要改变以往复习简单重复的弊病,我希望尝试以方法训练为主线构筑教学思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的方法也必不可少。在设计这一堂课的时候,重封的记忆又再一次被唤醒:我该写点什么。于是我花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完成了论文,庆幸的是一投即中,11月份被《化学教育》录用,直到今年8月才发表。

一般认为,倘若这一问题深入到结构层面必然是“超纲”和“超标”,从而引发我以更广泛概念上的思考,那就是:中学化学教学究竟要求学生学习哪些化学知识?按照常规的理解,化学研究什么,学习化学也应该学习什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高中化学的研究对象或学习对象是分子层次的化学物质,围绕研究对象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而展开学习,但我们常常围绕着物质的性质开展学习。

但如果从化学的核心是合成来考察中学化学,其核心应该是变化,因此我也视“化学”为“变化之学”,称“物理”为“万物之理”,称“生物”为“生命之物”。化学教学应该围绕着变化的条件、现象、规律和原因研究物质,通过对化学变化规律的归纳总结物质的性质,用结构的理论解释化学变化和物质的性质。因此,中学阶段有必要贯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且使它们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

我觉得,这一事件的处理发生在三流的普通高中的学生身上似乎没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重点高中的学生或许有更大的意义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可以给自己更多的启示:首先,可以开阔思路,不要墨守成规。要从更广阔的视野考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学问题,不要被“大纲”和“标准”套上枷锁。其次,应该相信学生,不要唯书是从。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有给学生更多尝试的机会,才能有更多创造的机会。

试题详情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1

试题详情

2]徐光宪.21世纪化学的前瞻.大学化学,2001(1):1~6

试题详情

1] [4]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无机化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5

试题详情

13.(2006 北京)(本小题共 12 分) 已知函数.

  (Ⅰ)求的定义域; (Ⅱ)设的第四象限的角,且,求的值

试题详情

12. 已知, 求的值.

试题详情

11. 求证: .

试题详情

10. 已知, 求的值.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