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9943  249951  249957  249961  249967  249969  249973  249979  249981  249987  249993  249997  249999  250003  250009  250011  250017  250021  250023  250027  250029  250033  250035  250037  250038  250039  250041  250042  250043  250045  250047  250051  250053  250057  250059  250063  250069  250071  250077  250081  250083  250087  250093  250099  250101  250107  250111  250113  250119  250123  250129  250137  447090 

6.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理论与真理、科学理论的关系。

(1)区别:①从含义上看,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论是人们把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不形成知识体系的认识不能称为理论。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科学理论是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②从性质上看,前四者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后二者都是正确的认识。 

(2)联系:①它们都来源于实践,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主观的东西,是第二性的,它们统一于实践。②它们的内容都是客观的,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③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科学理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理论,是真理性的认识。

[例题解析]

[例题1](2007年高考,广东政治,24)2006年12月,科学家通过比较火星探测飞船在过去7年中对火星表面相同地点拍摄的照片,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断--火星上现在就可能存在生命所必需的液态水。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不可能受人类的影响  

B.人类能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

C.人类能够在实践中改造自然

D.自然界随人类意识变化而变化

[解析] 考查学生对实践和认识关系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检测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由此可知B项正确。A项错误,C项未体现,D项错误。

   [答案] B 

[例题2](2007年高考,重庆文综)下图是一幅题为“晚了一步”的漫画。据此回答(1)-(3)题。

晚了一步

(1)漫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认识活动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B.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C.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D.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人们正确判断形势,趋利避害的必然要求

(2)漫画内三句话中的“想”字,体现的是(   )

   A.认识的计划性   B.认识的目的性

   C.认识的预见性   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漫画的主题“晚了一步”体现了认识(   )

   A. 是实践的目的  

B. 总是超前于实践  

C. 总是落后于实践  

D. 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

[解析]第(1)题,本题旨在借助漫画考查学生对因果联系原理的把握。漫画明显体现应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预见性,故选B。A、C、D不符合漫画所蕴涵的思想。  

第(2)题,考查学生对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计划性”、“目的性”、“预见性”都是针对将来发生的情况,而“想”是想买后悔药,针对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故选D。

第(3)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晚了一步”是一种认识,认识不是实践的目的,故A不选。认识既可超前于实践又可落后于实践,相对于实践来说,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故B、C说法不准确。故选D。  

[答案](1)B  (2)D   (3)D

[例题3](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Ⅰ,29)头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禁止使用这种药物,而是要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体现出认识(   )

   ①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  ②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

   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④是一个包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以人类对头孢曲松纳这种抗生素认识的深化为背景,主要考查对真理性认识的理解及认识的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辩证发展过程。①错误,因为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进而获得真理性认识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是可以获得真理性的结论的;②主要错在任何真理都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但世界上不存在终极真理,真理作为一种认识也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而③和④较易判断是正确的。

   [答案]C 

[例题4](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13)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②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通过背景材料,全面考查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知识点。认识的主体是人,而不是中国共产党,故②明显错误,应排除。

[答案] C 

[例题5](2007年高考,上海单科共同部分,不定项,22)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共建共享理论本身所蕴涵的道理是(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可以创造真理

   C.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解析] 以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为背景,考查人民群众的作用。共建共享,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享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果,本身蕴涵了人民群众对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对社会变革的作用。A、D两项符合题意。B、C两项强调的是实践对认识的作用,且B项又表述错误。

[答案]A、D

[针对训练] 

试题详情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无论是正确的感性认识还是正确的理性认识,都是来自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参加实践和读书。参加实践获得的是直接经验,读书获得的是间接经验。但是,通过读书获得间接经验并不否定认识来源于实践,因为,对我来说是间接经验,在别人来说仍然是直接经验。

试题详情

4.事物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两类,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现象不同于错觉。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知,是对被感知的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表明的是客观事物与主观反映者之间的矛盾,属于主观范畴。

试题详情

3.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又统一于认识运动的总过程。完成了认识的任务,则实现了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达到了认识的目的,则实现了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试题详情

2.正确理解“真理”。(1)对正确感性认识,不要轻易冠之以真理的“美名",防止把真理庸俗化。(2)对于需要通过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而得出的关于事物现象的正确论断,或者在实践中,历尽艰险得出来的关于事物现象的正确论断,应该把它叫做真理。(3)在通常情况下,真理是指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也就是正确的理性认识。(4)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凡是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与谬误有着原则的界限,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完全的、近似的正确的认识,凡是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真理具有相对性,并不是说真理包含有错误的内容。

试题详情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精神),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疑难点拨]

1.客观规律与客观条件的区别联系:(1)客观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客观条件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各种联系构成了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客观规律是不能人为创造和改变的,而客观条件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却是可以改变和创造的。(2)都是客观存在的,第一性的,都要求人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客观规律为指导,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试题详情

4、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这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试题详情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错误。

试题详情

2、认识对实践起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或重视科学理论的巨大作用)。

试题详情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们必须立足实践,重视调查研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