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试剂选择和酸化处理正确的是 A.定性检验SO42-,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
B.为了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其酸化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Cl-,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D.配制FeCl2溶液时通常加少量HNO3酸化,以避免其变质
18.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分 析下表中的数据,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
Na |
Cu |
Al |
Fe |
熔点/℃ |
97.8 |
1083 |
660 |
1535 |
沸点/℃ |
883 |
2567 |
2467 |
2750 |
A.Cu和Al B.Fe和Cu C.Fe和Na D.Al和Na
17.在常温下四个容积相同的抽空的密闭容器内,分别注入下列各组气体(先注入一种,再注入另一种),全部气体注入完毕后,容器中的压强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2mol氢气和1mol氧气 ②2mol硫化氢和1mol二氧化硫
③2mol一氧化氮和1mol氧气 ④2mol氨和lmol氯化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6.钢铁“发蓝”是指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化学方程式①②③表示钢铁 “发蓝”的变化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 3Fe+NaNO2+5NaOH = 3Na2FeO2+H2O+NH3↑;
② 6Na2FeO2+NaNO2+5H2O = 3 Na2Fe2O4+ NH3↑+7NaOH;
③ Na2FeO2+ Na2Fe2O4+2H2O = Fe3O4+4NaOH;
A.该生产过程会产生污染 B.反应②中的氧化剂是NaNO2
C.反应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D.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16.8gFe参加反应转移0.8mol电子
15.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 验 内 容 |
结 论 |
A |
某物质的水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物质一定是碱 |
B |
某气体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该气体一定是氯气 |
C |
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
该溶液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
D |
往铁和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
反应后溶液中肯定有Fe3+,可能还有Fe2+ |
14.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③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⑦ C.③⑤⑥⑦ D.①②⑤⑥
13.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会引起离子浓度减少的是
① ②
③OH- ④Fe2+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
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①根据一个酸分子电离产生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11.实验室里可按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干燥、储存
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是
A.NO B.NH C.HCl D.C0
10.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NH4HSO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Ba2+ + 2OH- + NH4+ + H+ + SO42- = BaSO4↓+ NH3·H2O + H2O
B.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
+ 2H+
Ca2+ + CO2↑+ H2O
C.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SiO32- + CO2 + H2O = H2SiO3↓+ CO32-
D.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
+ OH- + HCO3- CaCO3↓+H2O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