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51159  251167  251173  251177  251183  251185  251189  251195  251197  251203  251209  251213  251215  251219  251225  251227  251233  251237  251239  251243  251245  251249  251251  251253  251254  251255  251257  251258  251259  251261  251263  251267  251269  251273  251275  251279  251285  251287  251293  251297  251299  251303  251309  251315  251317  251323  251327  251329  251335  251339  251345  251353  447090 

1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B.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C.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D.《索菲的抉择》末尾那段长时间的索菲特写镜头,我永生不会忘记:泪早已流尽了,干涩的双眼仍张得大大的.在盼望着什么?

[答案]C

[考点]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解析]A 项中“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是文件,应用书名号。B项中引号内的句号去掉,引号后加一逗号。D项句末问号改为句号。

[思路点拨]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他们和别的成分隔开,这里的C项中“更确切地说”是做插入语的,用逗号隔开,正确。

试题详情

1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B.鲁迅先生的确说过:“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这句话,但不能成为你迟交甚至不交作文的借口。

C.八月的大街上摆满了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

D.《家》《春》《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答案]C

[考点]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解析]A 项是陈述句,不能用问号。B项冒号和引号里的句号去掉。D项“激流三部曲”书名号改为引号。

[思路点拨]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所以C项是正确的。

试题详情

1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也记得,米丘林进行植物杂交实验,被神甫攻击为“竟敢把上帝的果园变成妓院。”

B.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

C.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D.这个家庭,书籍、衣服、杯、盘、碗、碟都放得井井有条。

[答案]C

[考点]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解析]A 项引的不是原文完整的话,句号应放在引号外。B项第一组和第三组引号去掉。D项“杯盘碗碟”是与“书籍”“衣服”并列的,故“杯盘碗碟”之间的顿号应删去。

[思路点拨]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高考考查的标点符号覆盖面较广,重点是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而且往往与句子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考查。

试题详情

1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说:“各部专业会议提的计划数字都很大,请大家注意实事求是”,“各部门计划,不管是12年远景计划,还是今明两年的年度计划,都要实事求是。”

B.上海4所名牌大学近10年来出国留学500余人,学成回国只点29%;其中360名自费留学者,学成回国只有10人。

C.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D.请说说,你在台上装腔作势是出于你的内心需要?还是为了低档观众的愿望?

[答案]C

[考点]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解析]A 项中的第一句的后引号第二句的前引号删去,全句只用一组引号。B项分号后的话是分号前内容的具体化(事例),是属于同一层次的内容,用分号就把语句的思路改变了,应用逗号。D项两个问号分别改为逗号和句号,因为这是陈述句。

[思路点拨]注意选择问句的标点符号的准确用法,如本题的D项。

试题详情

1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财政部统计,近几年来,每年直接由行政费支付的会议经费达十亿多元,(有关方面认为实际耗资远大于此)且有与日俱增之势。

B.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C.声音测试证明:丹麦皇家戏剧院的歌唱家在一次露天音乐会上的歌声,使在附近的哥本哈根动物园里产于非洲中部的、类似长颈鹿的珍稀动物死亡。

D.杜甫有一个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案]B

[考点]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解析]A 项中括号是句内括号,前面的逗号应移至括号后。C项“证明”后用逗号。D项句号在引号里面。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号和引号的关系,凡是把引用的话独自来用,即引文独立而又完整,引文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内。如本题的D项。

试题详情

1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结构匀称指的是部分(头尾主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比例要协调,主体中内容的主次详略的安排要恰当。

B.“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C.记忆是一个很难捉摸的东西。有些强迫记忆,急时用,不是丢三落四,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有的却是另一种情况,一句偶发的戏语,竞变成“永不消失的电波”。

D.“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答案]B

[考点]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解析]A 项括号内“头尾”与“主体”之间应加顿号。C项“不出来”后的逗号改为分号。D项冒号改逗号。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引号和顿号的用法。

试题详情

1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的词是以多用典故出名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B.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 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C.对我国经营管理人员来讲,意识到这一点:计算机化企业,计算机化经济时代和计算机化企业经济管理思想正在形成,是极为重要的。

D.三年的高中生活,有人问我什么最难忘?我答不上来。

[答案]B

[考点]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解析]A 项括号内的句子,中间的标点照用,句末的句号不用,该项括号内的句号属多用。C项中“这一点”后的冒号改为破折号,“正在形成”后的逗号改为破折号,作夹注来看。D项问号改逗号。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破折号的用法。

试题详情

9、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写文章有两个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B.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

C.《光明日报》刊出的“小小手机,关乎党风政风”这篇文章,我认为有三个特点。

D.这事明明是他干的,还装作不知,问这是谁干的?

[答案]A

[考点]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解析]B 项“塞上风云”是电影名,应用书名号。C项的“小小手机,关乎党风政风”的引号要改为书名号。D项问号改句号。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书名号的用法,影片名、书名等都要用书名号。

试题详情

8、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B.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C.语文教学的问题,叶老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D.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作乞丐的呢?

[答案]A

[考点]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解析]B 项“申报副刊”中的“副刊”是普通名词,应放在书名号之外。C项中“教”后的句号要移到引号外,“教是为了不教”属于部分引用。D项前一问号改为逗号,这是选择问句,前一个用逗号,最后一个才用问号。

[思路点拨]选择问句的时候要注意只有最后一个用问号。

试题详情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庄子--养生主》。

B.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C.小王来信的意思是:“她在那儿学习和工作都很好,不用惦念。”

D.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答案]D

[考点]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解析]A项,书名和篇名之间应用间隔号。B 项中“乱说”后的分号应为冒号。C项冒号和引号删去,不是说的话不用引号和冒号。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书名号、冒号的区别及应用。注意,冒号有时表示总结。如B 项中“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就是表示总结作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