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51327  251335  251341  251345  251351  251353  251357  251363  251365  251371  251377  251381  251383  251387  251393  251395  251401  251405  251407  251411  251413  251417  251419  251421  251422  251423  251425  251426  251427  251429  251431  251435  251437  251441  251443  251447  251453  251455  251461  251465  251467  251471  251477  251483  251485  251491  251495  251497  251503  251507  251513  251521  447090 

15、“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

[答案]从“见”升华为“诗的境界”需要用“直觉”见出来,经过思考之后,豁然贯通,“诗的境界就会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

试题详情

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4分)

[答案]正确。因为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靠的是“直觉的知”,读者要将全副精神专注于诗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觉中形成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形成不了“诗的境界”。(主要信息来自于第4、5两段。)

试题详情

13、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C  )(3分)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答案]C

[解析]

判断此题主要来自第3段内容。A项“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项的“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的知”。

试题详情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C、D  )   (5分)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答案]C、D

[解析]C项信息来源于第2段,“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与文中“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不符;D项“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与原文第4段中的灵感是“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相悖。

试题详情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⑵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解析]考查名篇名句。分别出自教材背诵篇目,题材、体裁、册次均有兼顾。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