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51328  251336  251342  251346  251352  251354  251358  251364  251366  251372  251378  251382  251384  251388  251394  251396  251402  251406  251408  251412  251414  251418  251420  251422  251423  251424  251426  251427  251428  251430  251432  251436  251438  251442  251444  251448  251454  251456  251462  251466  251468  251472  251478  251484  251486  251492  251496  251498  251504  251508  251514  251522  447090 

(1)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4)座中泣下谁最多?           。(自居易《琵琶行》)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6)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答案](1)辩乎荣辱之境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陟罚臧否

(4)江州司马青衫湿  (5)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6)合抱之木 千里之行

[解析]三题来自高中要求记忆的十三篇,其他三题为初中背诵篇目。

[错因]默写最令人担心的是字的书写,如“辩乎”、“陟罚臧否”等。

试题详情

5、赞成者的理由:节省时间,保障安全,增进亲情等;

[答案]质疑者应针对赞成者的理由反驳。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首先要读清题目要求,赞成的用陈述句,反对的用反问句。理由的列举关键是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错因]题目看不清,虽然列举了理由但不符合题目形式上的要求。

试题详情

5.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 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6分) (不超过30个字)

赞成者说:      

质疑者说:     

试题详情

4.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  息的三个重要词语。(不超过15个字)(3分)     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     战略环境评价:         

[答案]环境影响  评价结果(或“书面报告”)  应用于决策(或“应用”、“应用于决策之中”)

[解析]筛选关键词的考题首先应该从语法角度对句子加以分析,提取核心成分,然后再压缩成关键词。

[错因]因语法知识不扎实造成成分分析错误。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答案] 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D 项是正确的句子。A 项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B项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C 项搭配不当,“克服”的应该是什么“困难”,不应是“特殊气候条件”。

试题详情

A.识别/博闻强识    模仿/装模作样    剥削/生吞活剥

B.朝圣/朝令夕改    提防/提心吊胆    绿茵/绿林好汉

C.箴言/缄默无言    蠕动/耳濡目染    粗犷/旷日持久

D.湍急/惴惴不安    讳言/经天纬地    勘察/堪称一绝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涉及多音字、同音异形字、形近音异字的读音。作答字音题首先需要仔细审题,明确题意,是选相同还是不同。其次联想相关词语,因义定音,排除法与认定法相结合,逐项逐字分辨。B项中每对读音都不相同,分别是cháo / zháo,dī/tí,lǜ/lù。A项每对读音分别是 shí/zhì,mó/mú,bō。C项每对读音分别是jiān,rú,guǎng/kuàng。D项每对读音分别是tuān/zhuì,huì/weǐ,k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 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     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答案] 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C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的很彻底。该句说的是书法风格各异,充分详尽地展现了汉字之美,用“淋漓尽致”非常准确。而A项“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色彩不对。B项“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的迁移。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D 项“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而句中说的是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识多少的问题,使用不当。

试题详情

24、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之外,

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相关评论:

魏明伦(著名剧作家): 如果我写,会从另一角度

“对什么什么说不”这句话跟我有渊源。最早出现这句话的是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一本书《中国可以说“不”》,这是一本发泄民族主义情绪的书,引起了很大的非议。书中有一章攻击《读者》杂志,我当时马上以“《读者》可以说‘不’”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后被转载多次,可以说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可以说‘不’”这个句式现在已经被用滥了,我觉得这个题目的着眼点在“轻易”二字,也就是对一个事物不要轻易肯定,笼统否定,看问题不要冲动,高兴抬之如天,不高兴按之如地,轻易全盘否定。我估计考生的作文会差不多,因为这个题目从思路上弹性不是很大,发挥空间有限。

如果我写,会从另一角度。比如现在人云亦云,中国人“浮躁”这一弱点很突出,一个流行词出来,就会被反复使用,滥用!用得陈旧,陈腐不堪。比如地震之后,“第一时间”就被滥用,什么都是“第一时间”。

谢有顺(文学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留下空间,有思想暗示性

这个作文题目虽给写作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但要出文采很不容易,因为这种题目有很强的思想暗示性。现在的学生,有动不动说“不”的话语暴力倾向,这在网络语言中尤其如此。但从另一面说,现在的学生又太不会对流行趣味、对个人私利说“不”了。因此现在的学生不是缺乏说“不”或不会说“不”的勇气,而是缺乏思想的中间地带,缺乏以理解、宽容、理性来对待世界和他人的眼光。

李公明(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审题不易,题意有三阶梯

感觉今年的作文题比去年要复杂。从审题、把握题意到写得好,有一定难度。首先不是一个作文起草的问题,而是对这个题目的把握,容易在理解人的伦理问题、哲学问题时产生偏差。把握题意,有三个阶梯:一,“不要轻易说‘不’”,那“轻易说‘不’”意味着什么?二,在什么情况下容易说“不”?三,为什么不能轻易说“不”?审题有这样的三个阶梯。

“说‘不’”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把个人的伦理责任、道德勇气都摆在一起的时候。这样的作文题,对考生的人生态度、伦理责任、对自我价值观的培养和认同,是一次考查。我认为可以写成一篇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性散文,应该紧紧围绕“说‘不’”进行论述。立意应该高远一点,不能老是围绕某件小事写文章,应该有高远的立意,同时又有具体的事例,层层递进,强调逻辑上的气势。

吴惟庆(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剧作家): 看似简单,实际内藏玄机

我觉得这个题目似乎是用口语命题,比较生活化,想象空间大。从字面上来说,是一种个人生活经验的总结。用口语化方式命题反而显得有点艺术性,就像有些电影、戏剧也是这样。我觉得此题可以偏重记叙文,从生活中的事件、经历来提炼主题,对考生来说不难;如果写成论说文也可以,不过其论据也从生活中来,要求的立论能力较高。

但这也是一个写好不容易的题目,看似简单实际内藏玄机。立意要避免流于一般就颇难,选材还要选得巧妙独特,才能反映出写作者的水平。这里的“不”字有放弃、拒绝两层意思。今年的考生可能从这个题目很容易联想到刚刚经历的四川地震,在灾难面前,社会不要轻易放弃营救、救助,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不要放弃;而灾民本身,也不要拒绝同情、爱心和帮助。不过如果人人都往这里想,容易变成大众题材,就是人人笔下皆有但难以出新。

任课教师:写地震只是最保险写法

市97中学高三级级长、语文课题组组长李志辉说,今年高考作文延续了自主命题的思路,学生容易从地震方面出发切入主题。但他认为,这只是保险的写法,能否出彩就要看学生的发挥了。市97中学教导处主任林黎华说,今年中国,有奥运的喜庆,有雪灾、地震的哀伤,对于每个中国人说,都需要“不要轻易说‘不’”。作文题有意检查、考核新课标关于“学生关注时事”的内容,也侧面考察了考生能力、情感和态度。

评卷老师:否定式命题有新颖性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邹寿元认为,相比去年的作文《传递》来说,今年的题目难度稍高,但没有超出考试说明的范围。《不要轻易说不》可写的范围很大,“不”可以理解成“不行”、“不要”、“不做”,“轻易”也可理解成“轻率”、“随便”、“不慎重”等等,所写的东西可大可小,可抽象可具体,可以关乎国家、民族、社会,也可具体到个人和某件事情。此外,采用否定式,在以往的命题中是很少见的,这样的命题具有新颖性。

作家:点评有针对性和启迪性

点评人:曾应枫(儿童文学作家、国家一级作家)

现在的年轻人太习惯说不。今年让他们写“不要轻易说不”,就显得很有针对性,启发他们思考能不能不要那么容易说不。另外,当下的年轻人非常自我,喜欢不经思考就否定掉许多东西,这个题目其实可以帮助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做一些深入的探索。

题目太宽泛不易下笔

点评人:吴东峰(广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这个题,难就难在太宽泛太大,好像什么东西都可以写。我觉得从最简单的角度出发,考生可以联系自己的或者朋友的亲身经历,讲述一个轻易说不造成严重后果的故事,从反证法的角度论证题目。其实语文课本里也有类似好的范文,比如鲁迅的《一件小事》。

除了从反证法论述之外,还可以从正面入手层层递进,先说明轻易两字的含义,何为轻易、有谁来判断轻易,再说明为何要说不,把道理说透,这样就能立论严谨、有说服力。

例文:

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不是个勇敢的孩子。我害怕困难,我害怕前路的茫然,还害怕面对前路的艰辛,我害怕面对没有方向感的世界,我害怕失去自我。

我总是会在事情快要有结果的时候,特别是在自己有不好感觉的时候,选择逃避。

 我总是想学着去坚强,可是坚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坚强总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子坚强,它并不是两个字,它并不是一种心情,它不是一时的冲动就能完成的事情。我觉得它好难。我曾经尝试着去做,可是最终我还是失败了。我还是放弃了。虽然事情总是以失败而告终,虽然事情总是以放弃而结束,但是我并没有很轻易的说出不。搜虽然不是个勇敢的孩子,可是我也不是轻易放弃的孩子。我的放弃总是在挣扎了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请你不要以为,在你坚强了之后就一定是彩虹,就一定是美丽的世界在等着你,人并不是会事事都顺心,我们照样会面临失败,我们照样会面临痛苦,我们照样会面对哭泣,只是在我们失败在我们痛苦在我们哭泣之前,你要尽量争取。

 或许,我是个失败的孩子,我是个还没有长大的孩子。所以我的世界总是失败比较多。不管我努力了多少,我的失败率总是会有70%。

 可是那天之后,我觉得,我的生活不该是这样子的,我的生活也不应该是失败的,我的生活也该是五颜六色的。我也权利我也有能力去争取彩虹的。

 生命真的很脆弱。大自然两分钟的颤抖,我们就面临生离死别,我们就开始人心惶惶,我们就开始不知所措,我们的大地就是一阵阵的慌乱。

 同样,生命也是很坚强的。废墟中的可乐男孩,为了有活着意志力的看书女孩,那个废墟中锯掉双腿才被拯救出来的女孩,经历了几天几夜还能被解放军战士救出来的人们,如果面对着眼前的废墟,看着周围的黑暗世界,他们放弃了生的意志力,那么他们活着吗?他们还有生存的希望吗?

 经历了那天,我渐渐的明白,我好像不再是个小孩了,我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不该那么轻易的说放弃,很多事情我要是再咬咬牙,我也是可以看见彩虹的,我也是可以看见美丽的火光的,可是我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犹豫了。尽管我的犹豫也是经历了思考的,可是要是我在思考一下,再好好的想一想,我的周围也会有美丽的奇迹出现的,我的彩虹也在不远处的。我错过了很多次看见彩虹的机会了。

 错过的是永远不会再来的,眼前的还在,我要抓住现在,对眼前的事情不要轻易说不了,我要用心的去坚持,我应该用尽自己全身的力量去争取。还是那句,经历了风雨不一定见彩虹,可是不经历风雨就一定不会看见彩虹。

试题详情

23、右边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

[答案]可从小孩的角度也可从妇女(或妈妈)的角度,

只要围绕“情深”书写,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

鲜明生动即可得满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