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1-4题
1.此时,太阳直射在
A.90°W,15°S B.90°E,15°S
C.90°W,23.5°S D.90°E,15°N
2.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
A.90°W-135°W-180° B.0°-120°E-180°
C.90°E-120°E-180° D.90°W-180°-90°
3.此刻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B.北半球白昼时数变长
C.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D.塔里木河可能处于断流的季节
4.图中所示季节的浙江,下列现象出现概率最大的是
A.受台风的影响 B.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C.受冷锋的影响 D.受梅雨影响阴雨连绵
随着知识积累的日益增多,人的眼界大为开阔,探求知识的兴趣也就更加浓厚。越是不懂的东西越想弄懂,尽快使自己由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这时候,学习和写作进入最佳状态,提起笔来,挥洒自如,兴味极浓。可以说,知识的积累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书山学海里遨游,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到读书和写作上来。
其次是新奇的事物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贵在创新、标新立异,刻意求新,不能落入俗套。其具体表现是标题新、主题新、构思新、技巧新等等。前不久,网络上有部电影叫《2*2=5》。这标题太新颖了,激发了广大网友的浓厚兴趣,大家争相点击,先睹为快。中国有部电影叫《团圆之后》,写的是欢乐之后的悲惨情景。这感情上的大起大落,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打乱了观众的思维定势,一如异军突起,反响很大。
置疑问难,挑起争论也是激发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把作文题目抛出之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灵感;同时也可设置障碍,予以点拨,使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一次,我出了这样的题目:《夜,静悄悄》。很多学生冥思苦想,不得要领,十分苦恼。我要求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由“静”想到“动”。在静悄悄的夜里不是还有很多人在默默无闻地工作、在绘制明日的蓝图吗?学生的心里豁然开朗,似有千言万语奔泻而下,写作情绪十分高涨。
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我引导学生讨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系时,学生普遍认为:“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会后,我出了一道作文题:《5-1=0引起的思考》。学生马上触类旁通,认识到在求学阶段必须努力做到“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心灵美、勤劳动”。在这一统一体中,忽视或轻视任何一个方面,结果都得等于零。我反复运用求异求新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在众多的作文题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置身社会,了解生活。
大自然犹如一个高妙无比的艺术家,她能够幻化出一处处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美景,也能勾勒出一幅幅让人目不忍睹、不寒而栗的画面。这些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画面就一幕幕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我们学生的头脑犹如一张白纸没有一丝污染,你给它着怎样的色,就会出现怎样的画面。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使得社会上某些不良习气有所抬头,再加上电影、电视上播放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全方位地指导学生认真地观察、认识了解这些形形色色的事物。 那么,我们如何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认识这些事物呢?我认为首先就应该让学生置身社会、接触社会、熟悉生活,经受生活的磨炼,用他们自己的眼去观察社会、用他们自己的思想去感受生活,用他们自己的心灵去体味人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分辨出生活中的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从而做到赞好抑坏、颂美驳丑、扬善避恶。其次,要反复的告诫他们生活中那些积极的、有闪光点的事物,才是生活的主流,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只有进一步的挖掘它们的深刻含义,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才能反映生活的真谛,也才会真实感人。 四、“以小见大”,挖掘深远
取材虽然是身边的一些小事,但生发出的意义应是深远的,这就是“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题材小,不要就事论事,而要把这件事所反映的普遍意义写出来,也就是从局部反映整体。古人说“管中窥豹,时见一斑”,通过一个竹管,去看豹子,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个花斑,却能想像出整只豹子。“尝一脬(pāo)肉,而知一镬(huò)之味,一鼎之调。”从锅里舀取一块肉尝一尝,可以知道一锅肉的味道,这一锅肉烹调的好坏。这就是“以小见大”的道理。我们同学们经历的多是小事,我们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局限,只有抓住有代表性的小事,具体写,才容易写好。“以小见大”的写法,还便于细节描写,写得深入,写得生动,表现出深刻认识。如《藤野先生》选材小,写藤野先生批改作业、修改插图,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等,这些小事却能看出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对中国留学生的诚恳,治学严谨、认真的态度;《菜园小记》选取的是在延安种菜的一些小事,而且又都是许多片断,可是“小”中见大,把延安大生产运动和军民与困难作斗争的光荣传统表现出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一件珍贵的衬衫》从一件衬衫的小事,我们看出周总理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伟大人格。 生活中的小事是我们经常见到的,重要的是要留心,善于发现,注意搜集,积累。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罗丹说的这种对“美”的发现,正是从生活认识中得来的,是挖掘出来的。没有收集到丰富的材料,怎么能有“精”,有“深” 五、冷静思考,精心选材。 生活中获得的大量素材宛如蜜蜂采集的花粉,还需要进行精心的“酝酿”才能成为真正的蜂蜜。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这一方面多加指导,使学生冷静的思考,精心的选材。在选材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众多的素材中提炼出能够反映时代主流、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题材,也为只有这样的题材才是生活的主旋律,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才能体现广大人民的心声;也只有这样的题材,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那么,如何去选材呢?一个总的要求就是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材料。具体地说,凡有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主题的材料就选取;凡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不能说明、表现、突出主题的材料就舍弃。要选择典型的材料,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作者围绕表现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这个中心,从战斗场景、战地工作、日常生活三方面选取了三个典型的事例,而所选的典型的事例、逼真的场面、真挚的感情不仅使读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共鸣,而且有力地突出了中心,使志愿军战士的高大形象栩栩如生,优秀品质深入人心。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也应该让他们充分掌握这一点,选取典型的事例、描绘逼真的场面、表达真挚的感情,只有这样的文章,才会给人以震撼、给人以力量。 六、认真剪裁,巧妙组合。 围绕中心选好了材料,还需要根据中心的需要认真巧妙地组织。那么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将其巧妙地组合起来呢?这就启发学生弄清楚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及所选取的材料。如果顺序能将中心表达得好,就不能用倒叙和插叙,如果硬要用倒叙和插叙。很可能就不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如果倒叙或插叙,表达效果好,就用倒叙或插叙。最主要是看它的表达效果好不好。确定了文章的结构,那么,如何掌握详略呢?这就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去确定。跟中心联系紧密的内容就详写,反之则略写,如《社戏》,虽然题为“社戏”但看戏的情节略写,和小朋友的交往则详写,是为了突出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这一中心。另外,还必须注意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做到该描写时就描写、该议论时便议论、该抒情时要抒情。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活泼、真切感人。 七、变换角度,出神入化。 写作文要力戒程式化,大胆创新。即使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可变换角度去写,常写常新。南山湖风景、马岭河峡谷、万风湖风景区都是我们当地中、小学生的写作素材。有的题目从小学写到中学,也毫无炒冷饭之感,主要是因为学生懂得变换角度写作,可以写出新的意境。比如说,变换观察角度可以一题多作,花样翻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察的立足点不同,进入文章中的形象就各有所别。 变换立意的角度也可以推陈出新。泰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重要素材,如引导学生作《瑞雪兆丰年》这是从正面歌颂雪的,但“雪”有没有缺点呢?有,这就是它的虚伪性;它掩盖了脏、乱、差,掩盖了假、丑、恶,也掩盖了人间的不平。当我把这样的思路告诉学生时,学生的眼界大开,思路也豁然开朗。如能长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和交流,就能大大地扩宽学生的思路。姚鼐的《登泰山记》生动地再现了泰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杨朔的《泰山极顶》寓意深长地写到了观看另一幅日出的图景;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则写出了雨中登山的独得之乐。他们都在立意上有所创新,我们读起来不仅不感雷同,反而觉得各有千秋,意兴盎然。 变换思维的角度,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品种繁多,形态各异,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各有主见,异议纷呈的。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找出答案的思维方式,它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把生活的积累连缀起来,启发学生的情思;它可以拓宽视野,扩大文章的容量,收到很好的效应。《红楼梦》中的《忆菊》、《访菊》、《咏菊》、《问菊》等异彩纷呈的菊花诗,就是运用发散思维的范例。 多少年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说咸说淡,褒贬不一。郭沫若同志力排众议,大胆为曹操翻案,就是运用逆向思维的运思方式。在《西游记》中,人们把孙悟空捧为“造反派的头头”,大加赞颂,可有的同学认为孙悟空是不折不扣的投降派。因为他皈依佛门虔心向善之日,就是他的叛徒嘴脸大暴露之时。他唯唐三藏之言是听,反骨何在?这种逆向思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情趣,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八、写好事情,悟出道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间花鸟草虫、江河湖海、山峦叠嶂都可以给人以启示。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一篇散文《敬畏生命》。文章描绘了在美国印地安那州有一种树,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种子。这些种子有些被带入湖中,有些被带入草地,而大树仍然不停地播撒着种子、播种着希望,以此繁衍不息。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那棵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生命是如此的偶然,生命又是如此的顽强!这不仅是作者对树的感慨,又何尝不是对人生的慨叹?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让生命在奋斗中显示其价值,这是作者的感悟,也是本文的主旨。 九、字斟句酌、反复修改。 古人说过:“文章不厌百回改”,记得一位名人也曾说:“文章是改出来的”,历史上“一字师”的故事更是屡见不鲜的。而很多惊人之作,也都是经过作者反复修改才成功的。大家熟知的《红楼梦》就是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稿的,可见文章只有仔细斟酌反复修改,才能使粗糙的“璞玉”变成精细的“美玉”,我们要适时的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反复地修改。修改的时候,我们可以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地去改,就是先从字、词、句入手,然后再到段以至篇。只有这样反复推敲,字字锤炼,句句斟酌,文章才会做到字字“玑珠”、句句感人。 总而言之,文无定法,对于高人而言,“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但对于一般的中学生而言,学习一定的方法也算是到“文无定法”的一种过渡吧! “作文难,难作文”,这几乎成了大多数中学生的通病。每当语文老师把“文题”写在黑板上时,大多数学生都免不了抓耳搔腮,皱额锁眉,苦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甚至过了几十分钟还是望题兴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阅历太浅,知识面太窄,语汇太贫乏,尤其缺乏细致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为了解除学生的痛苦,收到疗救的功效,我选择了以上一系列开启学生智力的渠道。让学生在作文时受益匪浅。
23.(10分)如图所示,一个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其质量为m=2kg,受到一个斜向下的、与水平方向成37o角的推力F=10N的作用,使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2.4m的距离后撤去推力,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求:(已知sin370=0.6,cos370=0.8,)
(1)撤去推力F瞬间,物体的动能。
(2)撤去推力F后4s内,物体的位移。(g=10m/s2)
22.(10分)如图所示,半径R=2m的四分之一粗糙圆弧轨道AB置于竖直平面内,轨道的B端切线水平,且距水平地面高度为h=1.25m,现将一质量m=0.2kg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沿圆弧轨道运动至B点以v=5m/s的速度水平飞出(g取10m/s2).求:
(1)小滑块沿圆弧轨道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做的功;
(2)小滑块经过B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
(3)小滑块着地时的速度大小。
21. (8分)一个人在某一星球上以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经时间落回抛出点。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求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0.(8分)用细绳AC和BC吊起一重物,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如图所示, 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 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 N。为使绳子不断裂,所吊重物的质量不得超过多少? (g=10m/s2)
19.(10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 kg.
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 s),那么:
(1)纸带的________(左、右)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
(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ΔEp=_____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_____;
(4)实验的结论是____ ____.
18、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到直立于地面上的轻弹簧上,如图在A点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则
A.物体A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减小
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
C.物体从A到B及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是先变大后变小
D.物体在B点的动能不为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17、如图所示,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Ma=Mb<Mc,b与c半径相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线速度vb=vc<va
B.周期Tb=Tc>Ta
C.b与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所需的向心力最小
16、关于圆周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一定指向圆心
B做圆周运动物体其加速度可以不指向圆心
C做圆周运动物体其加速度一定指向圆心
D做圆周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与其速度方向垂直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