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51800  251808  251814  251818  251824  251826  251830  251836  251838  251844  251850  251854  251856  251860  251866  251868  251874  251878  251880  251884  251886  251890  251892  251894  251895  251896  251898  251899  251900  251902  251904  251908  251910  251914  251916  251920  251926  251928  251934  251938  251940  251944  251950  251956  251958  251964  251968  251970  251976  251980  251986  251994  447090 

1. 线索与主题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以“轻轻的”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试题详情

2. 艺术特色

《天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每行诗均以“我”为主语起笔,又多以带有肯定语气的判断词“是”强化比喻,直抒胸臆,以造成火山般喷发式的奔突,汹涌澎湃的激情。充分表现出五四时代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新生的社会精神。

《天狗》在艺术上,具有想象新奇,气势磅礴,旋律激越,声调高亢,语言峻峭等特点,通过对“天狗”的气魄和力量的极度夸张,在象征性的诗歌意象中,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主体--“我”(即“天狗”)的形象。诗体形式上,全诗通体以“我”字领句,从头至尾,构成连珠式排比,层层推进,步步强化,有效地加强了语言气势,渲染了抒情氛围。加之,诗句简短,节奏急促,韵律铿锵,诵读之时,状如狂暴的急雨,奔腾的海潮,具有一种夺人心魄的雄壮气势。

第二首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试题详情

第一首  天狗

1. 文本分析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的光,我是日的光,我是一切星球的光,我是X 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

郭沫若生长在狂飚突进,冲决一切封建藩篱,高扬个性解放思想大旗的五四时代,《天狗》可谓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典范作品。

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以恢宏的气魄和极度的夸张,突现了“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代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

全诗四节,第一节极写“天狗”宏大的气魄。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写“天狗”获取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第三节中,这汇聚了“全宇宙的能的总量”的“天狗”终于暴烈地行动起来。最后,以“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收束全篇,将“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新生的革新精神,以奇异的光彩描画出来,从而使整首诗在主题意向上统一到郭沫若式的“涅磐”精神的基调中。

试题详情

6. 聂绀弩

湖北京山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参加了国共合作的第一次东征。1925年考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两年后回国任南京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副主任。九一八事变后,因参加文艺青年反日会,被迫离职逃往上海,参加了“左联”,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起先后在汉口、桂林、重庆等地当报刊编辑,并发表了不少文章。1948年撤退到香港。同年在《小说》月刊第六期发表中篇力作《天壤》。  

解放后,历任中南区文教委员会委员、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兼古典部主任。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送往北大荒劳动。“文革”中又以“现行反革命罪”判无期徒刑。在山西关押10年后,1976年被“宽大释放”。1979年平反。

他性情耿直,开朗且富幽默感。文如其人,他的杂文嬉笑怒骂,鞭辟入里,深得鲁迅笔法,晚年仍没有停止笔耕,有《散宜生诗》,共收诗词220首,还在晚年写了一些文学评论的文章。

试题详情

5. 海子介绍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自杀时他身边带有4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他在遗书中写到:“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

试题详情

4. 舒婷介绍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1979年开始公开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尾花》。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试题详情

2. 徐志摩的生平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 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  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试题详情

1. 郭沫若的生平

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从事文学活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6年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10年,其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这些剧作借古喻今,紧密配合了现实的斗争。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抗战胜利后,在生命不断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坚持反对独裁和内战。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织领导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同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文艺论著《李白与杜甫》等。郭沫若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试题详情

4. 把握诗的意象,领会诗的象征意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