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宇宙里最美丽的是自然,自然中最美丽的是绿色,绿得最有味道的是叶,成就叶的美丽的是根,给根源源不断输送养料的是大地,大地是绿的母亲。没有绿便失去了美,有了绿便有了生气。你对“绿”是怎样认识的?你是生活在绿中吗?你与绿又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请以“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内容、角度等都由自己确定,只要在“绿”的范围之内即可,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这是针对自然中的“绿”来命题的,“绿”中渗透着许多科学原理和科技知识,要具体形象地表达这一内容,在故事中传达出一定的科学道理。
2.题目:我“撞”了一下科学
提示:写自己通过某件事情,与某种科学原理碰撞了一下。要么从正面写,这件事正好与某种科学原理一拍即合;要么从反面写,写“我"的行为违背了科学,受到了惩罚,总结教训。要通过形象来反映。不少于600字。
热点考点对接
新课标在“总目标”第4条中,要求广大初中学生要“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可见,这里所说的“科学”,已不再局限于狭义的科学知识,而是指一切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如果从这个广义的角度来看,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有不少体现了这种精神,如2004年杭州市的“心灵的距离”、河南省的“信念与成功”等,都贯穿着浓厚的科学思想。而且,这种作文命题的趋势,将会不断得到加强,因为科学世界里的东西,都充满着永恒的哲理,人的兴趣一旦进入了这个世界,就会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正因为如此,“科教兴国”、“科学救国”才上升为一种意识、一种强音。考生们在这方面的写作实践,一般较为成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科学态度,但失误之处也比较明显,往往是就科学谈科学,狭义地枯燥地谈科学,于是文章难以外延和扩展,宽度不够,深度有限,影响了主题力度和可信度。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善于培养自己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尽可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留心这方面的信息,争取打一个有准备之仗。
满分作文展示
21世纪科技发明
广西玉林一考生
从放假开始我就购齐了材料,按照《21世纪科技发明》中的设计图纸,接连苦战了二十几个昼夜,今日终于大功告成--JBJ时空制作完毕,并且初试成功。
大家都知道空气和水等流质会从压力大的地方移动到压力小的地方。物体的时空传递原理也是一样--人体特异能量有高有低,在特殊环境下,只要两个时空的特异能量之差在万分之一秒内达到mE,就会发生时空传递。
这台时空机的心脏是一个椭圆形的sP激光加速器。核电池为它的7Mw激光枪提供能量,产生的超高能激光束可将基本粒子在瞬间加到光速。经过一系列的轰击、碰撞和裂变之后产生了一种反电子(即带正电的电子,它的体积只有电子的万分之一),这是一种可以局部增大人体特异能量的粒子。
我正在专心工作的时候,天突然暗下来。“我的妈呀!”一只活生生的大恐龙正一步一步向我这儿走来……我不顾一切地给它拍照,那老兄却真不领情,一脚刚好踏在了我的身上,若不是穿着特制太空服早就成肉饼了--我被嵌入土地中,照相机被踩碎了。
“它倒是个挺不错的交通工具。”我灵机一动,便启动太空服吸附功能骑上了大恐龙,它仍没发现我,继续往前走。大恐龙来到湖边饮水,这儿的恐龙真不少,能叫上名字的就有:梁龙、雷龙、剑龙、蛇颈龙、翼龙……还有不大点的驼鸟恐龙。
这个好机会我也没放过,30多种恐龙的DNA很快就搞到手了。
离开大恐龙后我又见到了一些早期的哺乳动物,只不过叫不上名字来。
我见到霸王龙大口撕食恐龙肉时,自己也感到饥饿难忍--早饭都在坐时空机时给吐出来了,便用激光枪抢了霸王龙嘴边的一块美食,又拣了些干柴,升上一堆火……这顿午餐倒是野趣横生,味道好极了。
这次旅行共83分钟,我带回了许多极有科研价值的标本,只是不能拿出实验室--它们会自动回到原时空的,要不然我准会把它们献给古生物研究所。
这些DNA只有留着我自己用了,没准我会克隆出一只小恐龙呢。
精彩片段采撷
◆“咚咚咚……"有人敲门。我跑过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戴口罩,手里拿着消毒液的叔叔。“您是……”“我是居委会派来给各家消毒的卫生员。”我一听,赶快把他让进屋。他一边在我家各处洒消毒水,一边对我说:“要注意卫生,常开窗通通风,多洗手,还有出门别忘了戴口罩。非典闹得这么厉害,可千万别大意啊。”我应着,看他消完毒,有点担心地问:“叔叔,您说只做到这些,非典就不会缠上我们了吗?”“那要看我们防治得好不好了。没什么可担心的,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我们应该相信科学,是不是?”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啊,应该相信科学,没有什么是科学技术攻克不了的!我为人类相信科学的态度而大声喝彩!
(内蒙古赤峰一考生《科学防非典》)
◆第二年春天,我又来到了果园。我发现果树像约好了似的,几乎都在抽出绒毛一样的新芽。那些绒绒的绿昨夜刚从母亲的枝干挣脱出来,初见人世,每一片都绿得像透明的绿水晶,颤抖地睁开了眼睛,让人深深地感到了春天的气息。而角落里,却有两棵枯死的树,褐色的树干奄奄一息。
看着生机盎然的果园和这两棵枯死的树,我突然明白了“适者生存”的涵义,只有那些经得住寒冬考验的树才能笑傲生命的长河。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每个人都会受到不同的挫折与磨难,这是自然与社会的规律。而我们只有坚信“适者生存”,去改变自己!
(湖北宜昌一考生《适者生存》)
◆韦舟惊奇地问:“你们的家在哪儿呢?”白衣怪人说道:“我们是住在KM星系的人。我叫卡比。KM星系距地球30亿光年。”韦舟禁不住叫道:“30亿光年?等我到了你们星系,早老了!”那个外星人卡比咧开嘴笑了:“别担心,我们的飞船速度远远超越了光速,30亿光年对它来说,不过是短途旅行。”
韦舟渐渐不害怕了,与外星球的人们交谈着,不知不觉,飞船已在一颗美丽的星球上降落了。卡比打开舱门对韦舟说:“这里是KMl 4星球,是KM星系的中心。”
(广西玉林一考生《外星旅行》)
写作借鉴与创新
以“科学世界”为话题的作文,内涵丰富,外延很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形的和无形的等等无所不及。对于某一个作文题来说,又往往比较具体明确,如果写成文章,所用材料、所持观点、所述知识,又要更加具体实在。根据上面所选的考场范文及精彩片段来看,首先要选好切入点。这个点要小,要新,要巧,要便于运笔,如《21世纪科技发明》,就从“时空穿梭”这一科幻角度切入,涉及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既有客观事实,又有主观思考,以崭新的理论和设备,来旅行“侏罗纪”这一古老的神奇世界,切入点就比较新巧,传达了一定的科幻知识,令人耳自一新,评卷时当然获得老师的很高评价。
其次,要叙议结合,情理兼收。涉及“科学世界”的作文,不同于传达科技知识的说明文,最好是通过文学的样式,来紧扣“科学”话题,这样,既让人受到知识的熏陶,又得到某种情或理的感染。这样的文章才有艺术魅力,才能够获得理想的成绩。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描写、说明等方式的基础上,再适当融人议论、抒情方式,例如《科学防非典》和《适者生存》这两个片段中,就是先叙述描写,后议论抒情,从而将上面的基础内容进行深化,将感情大幅度提升,让读者受到感染,阅卷者也就自然产生青睐之情了。
拓展训练设计
1.题目:我的科学梦
提示:可以运用幻想的方式,虚拟自己未来科学的梦是怎样一回事,是怎样的神奇情景。要把自己放进科学之中,要么是科学的一分子,要么是驾驭科学的奇人。要科学与文学有机结合。不少于600字。
3.完美的人生只是追求的目标,而且这完美永远都是相对的,不可企及却时时
在望,招引人们着不息追随。富有的人生在于淘滤,在于锤炼,在于积累,在于发现。
要求:请以“人生在于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内容自定,体裁不限。
提示:题目横线上可填入“淘滤、锤炼、积累、发现”等词语,也可以另外选人,要表现出入生与所选词语的关系,揭示出某种人生哲理和人生价值。
2.题目:在 面前
提示:先要完成题目,横线可填入“荣誉”、“成绩”、“困难”、“危险”等词语。重点应写在这种情境面前“我”的态度、思索和表现,也就是“怎么办”的内容,可以进行富有哲理的议论,也可以借此表达心中的情感,还可以记叙“我”的言行举止,但要体现出人生哲理。
热点考点对接
新课标强调,要“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就是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人生”这一严肃的哲理话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最新颁行的人教版、苏教版的教材中,都注意了对“人生哲理”类篇目的编入,涉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得到了明显的增加。新课标、新教材的这一确定和变化,也在中考卷上得到了明显的体现,从而向我们的考生提出了明确的写作取向,即要注意思考人生话题,努力探索其中的哲理,进而得到启发和鼓舞。
人生哲理类的作文题型,多以话题为主,同时提供适当的情境或导引文字,意在引发我们的注意和思考;有的命题和半命题作文,也直接或间接地传达了人生哲理的内涵,如“在挫折面前”。人生哲理是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作为初中生,无须深而广地去思考研究,只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体验及耳闻目睹的人和事来谈即可。写作时,应从小处落墨,以小见大,从而产生一滴水可以折射出阳光的效果。
满分作文展示
生命的短暂与永恒
重庆市一考生
生命是短暂的,这是对于有形的生命而言,无论是彪炳千秋的伟人,还是遗臭万年的奸臣。但生命又是永恒的,这是基于无形的生命而言,不管他是千年前修建阿房宫的
匠人,还是芸芸众生中的凡夫俗子。
消逝的是有形的生命,永不消逝的是历史文明残留下来的精神力量,它常常昭示着历史的力量,生命的价值。
--题记
宏大、辉煌、凝重……
这便是兵马俑武士们带给我们的强烈感受。
漫步在俑坑道旁,只见在近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秦俑用它写实的身躯直观地再现着当年秦军列阵的宏大场面。数不清的武士,呼啸着的战马,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这的确是世界的奇迹。
望着那一张张生动的脸庞,历史与现实不断交替辉映在我脑中,我的思绪回到了千年之前。
战国末年,战乱频繁,风烟四起,生灵涂炭。在这乱世之中,一位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帝王诞生了,他便是这些武士的统帅--秦始皇。十年争战,一统中华,开天辟地,功载千秋。极大的成功之后,生性怕死的秦始皇,率百官群臣到泰山封禅,自己亲自下东海猎鲸、远洋求药,不一一而足。五次巡游,前呼后拥,浩浩荡荡,他劳民伤财只为了寻找一颗长生不老的丹药。可惜最具讽刺的是,正值壮年的秦始皇竟然死在了他第五次巡游的途中,如此伟大的帝王也逃不过命运的安排。历史好像在跟秦始皇开玩笑,在他死去十几年后,由他亲手建立起来的秦帝国也在项羽的一把大火中走向灭亡。回溯浩瀚的历史长河,秦始皇只不过如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留下的仅是记忆中几许稍纵即逝的光痕。
阳光穿过博物馆的玻璃洒在兵马俑坑上,我的思绪戛然而止。放眼望去,武士们依然威武地挺立着,已然是千年前的姿态。他们神情凝重,似乎向人们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历史。虽然历经风与火的洗礼,他们手中的兵器早已不见,他们的色彩也早已褪去,但浑然木讷哪能掩藏住他们内里丰厚的历史沉淀,粗粝本色又怎能否定他们曾经的璀璨多姿。啊,兵马俑!多少年来,你们承受着泥土的重压,忍受着千年的水蚀,历经着火烧的磨炼,但你们硬是挺直了身板,撑开了头上的一片土泥,重现在世人面前。你们用泥塑的身躯震惊着我们,你们用永恒的精神震撼了世界。而秦始皇呢?到底没有长寿,终究还是化为了一堆尘土,风一吹,便烟消云散,他所能留下的不过是史记上的模糊画面和一段短暂的辉煌历史。可你们却让生命永恒,因为你们融进了当年塑造你们泥身时秦人的鲜血,你们是秦人精神的化身,你们是他们生命的延续。
夕阳西下,蓦然回首,夕阳的余晖洒在兵俑的身上,似乎每一个沉默的兵俑身后都隐藏着一个远古的故事,似乎每一副金色的铠甲下面都蕴含着一个不朽的灵魂。然后,兵俑们苏醒了,他们向人们诠释着生命的短暂与永恒的定义……
精彩片段采撷
◆肉体逝去,而精神永存。不要再驻足于花园,因为没有不败的花;不要沉溺于现实的享乐,因为没有用不完的财富;不要梦想长生不死,因为没有精神的支撑,那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的皮囊。倒不如做一朵昙花,在最美丽的时候飘然而逝,只留一缕芳魂无断绝。
(重庆一考生《做一朵昙花,只有香如故》)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心几乎停止了跳动。如果考试时,我再仔细一点;如果阅卷时,老师的手再松一点;如果……千万种假设,但改变不了结果--我失败了,与理想高中的保送无缘。小失误啊!小失误……
(浙江宁波一考生《谢谢你,小失误》)
◆我静静地躺在竹椅上,想着那流逝的历史,多少人为进一步折腰一有人说一步有多长?一寸?一尺?一丈?当我鉴历史之兴衰时,我才觉察,多少人那多想一步创造了历史:为天下多想一步令孙中山“先知先觉”,为百姓多想一步使范仲淹“先天下忧”。其实,“盈盈公府”永远踏不过生命的天堑,只有敢想敢为,多为生灵、民族、世界多想一步,任那沧海桑田的改变,总在进行着……
(江苏常州一考生《为天下多想一步》)
写作借鉴与创新
人生哲理类的文章怎么写,怎样写深写透,写得精彩纷呈、新颖别致,上面所选的满分作文和三个精彩片段中,都给我们明确的启迪和成功的示范。从结构上来看,《生命的短暂与永恒》先有一个“题记”领起,诠释主旨,点明标题;正文部分以“我”的思维和感受为红线,对秦始皇、对“秦人”作了非常独特的评价,并将自己对“生命”的思索和理解,融入其中。这样的结构,篇目清晰,串连严谨,不失为中考作文取胜的秘诀之一。
我们广大考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表达,离不开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但切入点的选择,小角度的探入,往往难以如愿,有的甚至绞尽脑汁,也寻不到良方。读一读上面那篇满分作文和那三个精彩片段,你就会如梦初醒的。《生命的短暂与永恒》是从历史文化遗迹的角度切入,遗迹即“兵马俑”,凝重而大气,不同凡响有震撼力。《为天下多想一步》的片断,也是从历史事实切入,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来表达,突出了“为天下”的意旨。《谢谢你,小失误》是从0.27分这一很小的数字来切入,《做一朵昙花,只有香如故》是从昙花短暂的香气来切入。可见,它们的切入点小得不能再小,可触及的问题都大得很,深得很,远得很,而且哲理横生,富有韵味,难怪阅卷老师给予很高的评价。
拓展训练设计
1.题目:我的人生格言
提示:首先,要交代出“我的人生格言”是什么,也可以在结尾总收得出这个格言并点题;中间主体部分,可以是对格言的议论抒情,用辩证的思维来论证观点,也可以记叙为实现格言而付出的努力和代价。
3.目标是人生的奋斗方向,你有人生方向吗?你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呢?有了人生旧标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会使他的日子变得忙碌而充实,他的人生会充盈丰富,流光溢彩,没有什么遗憾和问题。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受,以“人生与目标”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提示:要重点抓住目标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来构思,要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2.题目:人生如
提示:先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喻体,如茶、歌、水、路等,可运用具体的事理,揭示出人生所蕴含的真谛,要在记事描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抒情;也可以写成抒情散文或哲理小品。要始终注意并传达出标题的比喻义。
热点考点对接
新课标强调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关于人生方面的作文命题,其形式多种多样,而又以话题为主。考生在这方面的写作,一般都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切体验,从某一个方面来反映人生问题,尤其是那些善于观察、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考生,往往能够写出惊人佳作。当然在这方面的常见失误主要是,考生难以选定恰当的切入点,往往是说大话,说空话。尤其是在议论文中,概括性的大道理多,具体实在的内容少,不会从小处落墨,不会小中见大。这样的文章当然没有什么说服力和可信度。
满分作文展示
?•茶香•人生
浙江绍兴一考生
你一会儿看云/一会儿看我/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
--顾城《远与近》
不知从何时起,我和爷爷形成了这种四目相对,却又无话可说的隔膜。
爷爷很爱茶,爱得根深蒂固。
午后的小院,阳光永远是那么灿烂,天空永远是那么蔚蓝。爷爷总爱躺在那把老藤椅上,不谙世事地闭目养神,膝下的老猫偶尔伸个懒腰,那样的画面总是那么恬美,那么温暖。
我跨进小院,眼中噙着泪水,这是我每次被小朋友欺侮后唯一能做的。我寻求爷爷的帮助,可是我永远不敢吭声,我多么希望得到爷爷的关心,即使只是安慰,只是微笑,可是事实上他永远不会这样做。他依然躺着闭目养神,终于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了下来,“吧嗒吧嗒”落在衣襟上。而他,只是将那把藤椅发出“吱呀吱呀”苍白无力的响声而已。我怔怔地看着他,他却从容不迫地起身,呷一口茶,然后进屋了,留下那杯仍在飘香的茶,还有哭得泣不成声的我……
难道茶真有那么至高无上?难道茶比任何亲人都重要吗?难道茶……
于是童年的我伴着那大大的问号和爷爷疏远,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求他帮助。
终于有一天,我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疑问,在爷爷不在家的时候,捧起他那只神圣的大茶壶,那温和的杯沿碰着我的嘴唇,我义无反顾地闭上眼,倾倒那浓浓的液体,那是一种复古的茶,暖暖的,冲击着我每一个味蕾,我吐了出来,那是什么呀?很苦,真的很苦,难道就是这样的东西,让爷爷那么义无反顾地爱着它,甚至可以对自己的亲人不闻不问吗?
于是童年的问号中,带上了深深的不解和重重的遗憾。
爷爷死后的那个午后,依然春光灿烂。他那么安详地走了,没有留下什么,除了那冒着热气的半杯茶。我捧起那杯茶,触到嘴唇的一刹那,泪不知不觉地落下,我不知道是那种茶香催人泪下,还是爷爷那微笑陶醉的脸。
茶真的很苦,一直苦到了心上,可是那种飘来的香更让人留恋。那个午后我并没有哭,默默中爷爷的茶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包括学习,包括坚强,亦包括品味人生!
原来童年问号的解开,正是我默默走向人生的开端,也会是我以后追求成功的航标。我爱茶香,我爱人生中的“?”。
精彩片段采撷
◆老人想着想着,又疑惑了,小孩能听懂这深奥的解释吗?不,一定不可以。可是很快他又想到了这一席话,他终于开口了:“对于医生而言,瞬间是挽救病人生命的机会;对于第一线的战士而言,瞬间是对生命与祖国的一次选择;对于平庸的人而言,瞬间是星期、日、月等等的另一种时间的代名词……
听着,听着,小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突然又跑到老人跟前,兴冲冲地问道:“那对你呢?瞬间又是什么?”老人忙于思考,注视着地面,忽然抬头一望,只见小孩调皮地走在他前面,一辆大卡车正疾驰而过,那一瞬间……
(广东佛山一考生《瞬间的含义》)
◆邓小平在牛棚中、在非人的折磨下思考中国的道路方向,海伦•凯勒在几乎被他人抛弃的黑暗中写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他们的人生有如明珠,虽有裂痕但不能掩其光辉。我的短短十六年人生也从挫折中得到了不少启示。每每在挫折中不能自拔时,我便低下头反思自己的不足,为何总是被挫折缠住?为何不能振作起来?我也在不断地采摘着我的玫瑰。
人生如登山,每个人都盼望能够“会当凌绝顶”,而你是在山脚下战栗,是在半山腰叹息,还是在峰巅饱览人生壮美景色,这一切就看你如何面对挫折了。在挫折面前,我们要吸取经验,直面它,打败它,才能赢得人生明媚的春天。
(浙江台州一考生《挫折不是问题》)
写作借鉴与创新
人生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何人在何处何时,都离不开他的人生取向,只不过有时候淡化,有时候浓重,有时有意识,有时又不关注而已。到了考场,一写起关于人生问题的文章来,就要明朗化了。人生问题的表现形式,不仅因人而异,也因文而异。只要恰当而合理,只要突破常规、富有创意,都会被阅卷老师所称道并赋以高分。上面所选的一篇满分作文和两个精彩片段,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你看,它们的共同之点是:都含有深刻的问句,既有反问,又有自问,发人深思,符合“问题”这一话题特征,符合人们对“人生问题”的关注。这是紧扣话题的主要体现,也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
解读人生问题的文章,很讲究选材的典型,讲究手法的精巧和创新,这样才可以在基本得分的基础上,获得突破创新的发展等级分。你看,《?•茶香•人生》一文,通过“茶”这一饮料,来表现爷爷的特点,表现“我”对人生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这种认识和思考是由浅人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层层递进,自己也正是在这种思考中成长起来的,可见构思之巧,选材之精。《瞬间的含义》通过老人与小孩的对话,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瞬间”的含义,是人生在偶然之中的必然结果,富有人生意义。《挫折不是问题》通过“我”与伟人的比较,运用比喻,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考生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思考,很有说服力。
拓展训练设计
1.题目:一路走好
提示:初中毕业,走过的人生之路怎样,要有一个自我回顾和评价;未来的路怎么走,全靠自己来努力。要结合现实和想象来写,并通过具体事例,有情有理,叙议结合,表达走好人生之路的愿望。
17. I just wonder ________ that makes him so excited.
A. why it does B. what he does C. how it is D. what it is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