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某些城市交通部门规定汽车在市区某些街道行驶速度不得超过Vm=30km/h,一辆汽车在该水平路段紧急刹车时车轮抱死,沿直线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车轮在地面上滑行和轨迹长sm=10m,从手册中查出该车车轮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72,g=10m/s2。(1)请你判断汽车是否违反规定超速行驶。(2)目前,有一种 汽车制动装置,可保证车轮在制动时不被抱死,使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安装了这种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可获得比车轮抱死更大的制动力,从而使刹车距离大大减小,假设汽车安装防抱死装置后刹车片产生自动阻力恒为F,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汽车的质量为m,汽车刹车前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试推出驾驶员发现情况后紧急刹车时的安全距离s的表达式。
吉安一中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
16、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时A以a=0.4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t0=30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V=8m/s的速度从A车旁边驶过,之后B车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问:从绿灯亮时开始,经多长时间后两车再次相遇?
15、如右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光滑斜面上,一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固定挡板C上,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物体A,另一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一端连A,另一端连细绳套,过顶端滑轮后绳套竖直下垂拉直细绳,此时绳套在a位置,且K2为原长状态,在绳套上挂质量为m的重物B时绳套下降到b且K1为原长状态,A再次平衡试求①物体B的质量与A的质量之比.②绳套下移的距离hab.
14、一重为G的物体置于斜面上,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1,可使其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加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2,可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求:(1)斜面对物体摩擦力的大小;(2)匀速下滑时,斜面对物体作用力的大小。
13、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一遥控电动小车的运动情况进行了有关实验,其步骤如下:
①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图所示安装;
②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
③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后再关闭打点计时器。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所示。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
(2)该电动小车关闭电源后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如果小车质量为1Kg则小车受到的阻力是 。
1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①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D、拉力F1与F2的夹角越大越好
其中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代号)
②实验时,若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均为4N,且两弹簧秤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
(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秤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 。
11、有一种新式游标卡尺,它的刻度与传统的游标尺明显不同。新式游标卡尺的刻线看起来很“稀疏”,使得读数显得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正确读取数据。通常游标卡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种规格:新式游标卡尺也有相应的三种,但刻度却是:19mm等分成10份,39mm等分成20份,99mm等分成50份,以“39mm等分成20份”的新式游标卡尺为例,如图所示。
①它的准确度是 mm;
②用它测量某物体的厚度,示数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是 cm。
10、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有两个小球A、B(中央有小孔),A、B间由细线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好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方向成
30°的夹角,则两小球的质量比MA:MB为( )
A、 B、2 C、
D、
9、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8、半圆柱休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档板MN,在P与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到达地面以前,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 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