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53214  253222  253228  253232  253238  253240  253244  253250  253252  253258  253264  253268  253270  253274  253280  253282  253288  253292  253294  253298  253300  253304  253306  253308  253309  253310  253312  253313  253314  253316  253318  253322  253324  253328  253330  253334  253340  253342  253348  253352  253354  253358  253364  253370  253372  253378  253382  253384  253390  253394  253400  253408  447090 

4.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始阶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0秒后乙落在甲的后面

   B.20秒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度相等

   C.40秒末乙追上甲

   D.在追上前的20秒末两物体相距最大

试题详情

3.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只有甲车  B.只有乙车  C.只有丙车  D.甲、丙车

试题详情

1.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2.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5N和10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的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

   B.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2

   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5m/s2

试题详情

33.(16分)

材料一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材料二  “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马牛被野。”   ──《新唐书》

材料三   表1据《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各地粮食产量。

表1

 
正仓、义仓、常平仓储粮总数(单位:石)
全国
109906064
河北道
21029924
河南道
22467641

(唐朝时,正仓储州县粮食,义仓备灾荒时的不足,常平仓均粮价的贵贱)

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2分)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唐朝农业生产的技术因素。(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史实?(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在唐朝前期居于什么地位?(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对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作用。(2分)

试题详情

32.(12分)

(1)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方面、孟子和韩非子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6分)

(2)材料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高祖(隋文帝)既受命,……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等省。

──《隋书·百官志》

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科税无过十一月。

──《旧唐书·食货志》

回答  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材料一分别反映了隋唐哪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的创新之处。(3分)

试题详情

30、图为西夏木活字(佛经)印本。关于这一印本及其所传递的历史信息,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西夏与宋朝文化交流密切   B、西夏文明已发展到较高的程度

C、西夏文字的创制没有仿照汉字 D、西夏木活字印本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31观察下列图片并回答相关问题。(12)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一中的人“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图二中的人为自己立了无字碑,功过由后人评说。

图三中的人在贞观时期远嫁吐蕃

图四中的人是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的作者。

(1)这四位女性分别是谁?(2分)请分别概述她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8分)

(2)在中国古代史上,尽管有很多女性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总的来说,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成就比不上男子。请简要分析造成中国古代史上“女不如男”的原因。(2分)

试题详情

29、“今为术,莫若用十二气为一年,更不用十二月。直以立春之日为孟春之一日,惊蛰为仲春之一日,大尽三十一日,小尽三十日,岁岁齐尽,亦无闰余。”该材料出自()

A、“太初历”    B、《大衍历》   C、《梦溪笔谈》    D、《授时历》

试题详情

28、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根植于熙熙攘攘的商事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话本    ⑤乾嘉学派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7、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以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试题详情

26、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尚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增加财政收入  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