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53912  253920  253926  253930  253936  253938  253942  253948  253950  253956  253962  253966  253968  253972  253978  253980  253986  253990  253992  253996  253998  254002  254004  254006  254007  254008  254010  254011  254012  254014  254016  254020  254022  254026  254028  254032  254038  254040  254046  254050  254052  254056  254062  254068  254070  254076  254080  254082  254088  254092  254098  254106  447090 

8.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汉武大帝》的编剧主要依据《史记》和《汉书》等历史著作,这说明                                      (   )

A.这两部著作所述史实是绝对可信的

B.这两部著作的作者都生活在当时,亲眼目睹了时代的变迁,因此比较可信

C.这两部著作是记录西汉历史的主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D.影视作品完全可以通过再现历史原著来还原历史

试题详情

7.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民族政权隶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

试题详情

6.下列能体现秦汉时期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恢弘气势的是  (   )

①巨龙般的万里长城        

②再现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秦陵兵马俑

③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④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5.我国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地区最早的行政军事机构是   (   )

A.黑水都督府    B.西域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

试题详情

4.秦朝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试题详情

3.对于春秋时期吴国的灭亡,历史上有这样的评价:“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明末清初吴三桂的降清,历史上较有代表性的评价是:“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上述评价            (   )

A.都错误,未看到事物的本质

B.前者正确,否定将吴国灭亡归结于西施;后者错误,未看到吴三桂降清的根本原因

C.都正确,揭示了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

D.前者错误,未指出吴国灭亡原因;后者正确,指出了吴三桂降清的根本原因

试题详情

2.《史记》上有这样一段记载:“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即尝胆”。上述国君所在地在今                                   (   )

A.长江中游            B.钱塘江流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试题详情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试题详情

3、您和日本同行讨论过中国当代文学为何没能 “热” 在日本的问题吗(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问题、翻译者的问题,还是日本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者在日本民众中缺少话语权,抑或是日本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没有兴趣,甚至有意无意地无视/抵制/贬低的问题?)?您觉得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如何才能走进更多的日本读者视野中呢?

--同美国等西方当代文学相比,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影响简直太小了。在大书店,和韩国文学等国家的文学挤在半个书架上,而且还不如韩国文学。除了十几年前旅英华裔作家张戎的《野天鹅》(Wild Swan)--那已不能算是中国当代文学--和几年前卫慧的《上海宝贝》(卖了二三十万册),包括莫言在内,基本没有在日本走红的中国作家,一本书翻译出来能印三千册就不错了。文学在日本已商业化,出版社出书就是为了赚钱,所以很难说人家有意抵制或贬低我们。问题主要在我们这边。或许多少受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体制影响的关系,我们很多作品缺乏超越性的文学想像力和超越性的人性诉求,价值诉求--不在这点上有所突破,我想很难走进日本读者视野。我的一个遗憾,就是中国至今没出现一位足以同村上春树相抗衡的作家。

试题详情

2、中日属于同一个文化圈,中日文化的交融是源远流长的;而在近代以来,日本在政治和经济上曾极力地“脱亚入欧”,美国因素亦渗入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那么,从日本文学来看,这些因素对日本人有着怎样的影响?

--中日交往诚然源远流长,但说到文化的交融,明治维新前一千多年时间里,基本是日本单方面接受中国文化,是吃中国文化乳汁长大的,谈不上交融。那期间日本对中国、中国文化满怀尊崇之情。转变主要始于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和1894年开始的甲午战争。因中国相继战败,日本转而采取明显的蔑视以至敌视中国、中国人的态度,前恭后倨,判若两人。这种对于中国的优越感,成为其民族意识显在或潜在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而文学作品又反作用于其民族意识,即使1945年投降后直到现在都未能从中彻底摆脱出来。惟其如此,才对当今中国的崛起产生格外复杂的心境。相比之下,美国元素战后开始作为强势文化渗入日本各个领域。文学方面也程度不同地开始接受自由、民主、平等和个人权利等西方理念。村上文学就是个典型例子。而村上文学又在潜移默化之中,给读者以影响,使得其进一步接受由此生成的美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活方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