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53973  253981  253987  253991  253997  253999  254003  254009  254011  254017  254023  254027  254029  254033  254039  254041  254047  254051  254053  254057  254059  254063  254065  254067  254068  254069  254071  254072  254073  254075  254077  254081  254083  254087  254089  254093  254099  254101  254107  254111  254113  254117  254123  254129  254131  254137  254141  254143  254149  254153  254159  254167  447090 

3.中国曲艺若不及时改变这种尴尬的状况,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试题详情

2.造成曲艺没有了自身特点的尴尬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试题详情

1.作者在观看了中国曲艺第五届牡丹奖颁奖晚会后,为什么感到“心里并不是滋味”?

试题详情

4.听了那群年轻人发表了对电影和小说各自的得失,小说前后两个译本的差别之后,作者给予了他们怎样的评价?

中国曲艺面临的尴尬

肖复兴

有幸到南京观看了中国曲艺第五届牡丹奖颁奖晚会,晚会的组织者很精心,演员也很卖力,演出的效果也很热闹。但是,看完之后,我的心里并不是滋味。

牡丹奖是中国曲艺的最高奖项,代表着中国曲艺当代最高水准,类似电影的金鸡奖和文学的鲁迅奖。按理说,这样的一场晚会应该是别开生面的,起码能够展现中国曲艺当今的演出与创作的水平之一斑,却和一般我们在电视中所看到的晚会,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从央视请来两位熟面孔的主持人,灯光电乃至烟雾的炫目运用,大人小孩的歌舞节目的频频出现,相声小品穿插其间的插科打诨……热闹是足够热闹了,只是曲艺自身的特点没有了,被廉价的花红柳绿的热闹淹没了。极具本土特色的苏州评弹,演员成为了偏于一隅的配角,而让满台千篇一律蹦蹦跳跳的伴舞夺去了位置,声腔之美感更是被视听的感官快感所肆意置换。

并不是曲艺不受欢迎,也不是曲艺没有特色,此次荣获牡丹奖终身成就奖的老艺人王毓宝老人坐着轮椅登台,出口只唱了一句天津时调,气遏行云,便赢得了满场彩,其热烈程度并不亚于时尚歌星。

而这样身怀绝技的老艺人,这样传统朴素的曲艺形式,在我国是很多,很丰富的。问题是为什么在自己最可扬眉吐气的颁奖晚会上,却屈膝让位于司空见惯的歌舞,而且乞求于声光电的技术至上的大制作?究其原因,恐怕在于中国曲艺自身的底气不足,面对强势的电视媒体,自己先躬身唱了个大喏。毋庸讳言,如今电视晚会的中心化、同志化,是以否定差异化为代价的一种文化工业。在这样一种文化工业的制作中,晚会必然是大同小异的一种模式产品。中国曲艺一直以为只有上电视才是成功,才能够赢得并普及广大观众,无论是无意的折中主义,还是无奈的投降主义,当然必须要舍弃自身的特点,才能够向电视晚会的模式靠拢。这种尴尬,必然以损伤中国曲艺为代价。如此,不仅不能振兴中国曲艺,相反会让中国曲艺磨损掉自己的特色,愈发被其他文艺形式所俘虏而变种,所运用而肢解。

我想起在解放前,即1947年,老一辈相声演员小蘑菇(常宝坤),带领兄弟剧团在北京鲜鱼口里的华乐剧场(今大众剧场)演出曲艺,演出不景气,为吸引观众,更为生计,增加了魔术杂耍、彩唱莲花落和笑剧(如今相声剧的前身),号称所谓“三大贡献”,如同老舍《茶馆》戏里王掌柜请来小常宝搞革新以招摇示众。怎么样呢?这样的革新并没有救了曲艺,也没有救了小蘑菇自己的相声。

艺术的创新,本身是没有错的,但创新有时如一条狗,我们只是在追着狗在原地打转转而已,并没有走出多远,往往倒淹没了自己。我们要保持足够的警惕,特别是在强势的电视媒体面前,中国曲艺需要坚定自己,而不是为混个脸熟而盲目趋同,或为名利而削足适履。

其实,我这样说也并非新鲜的话题。中国曲协的老主席罗扬先生,早就说过:中国曲艺“戏剧化、歌舞化倾向的问题,就很值得注意。”他指出曲艺和其他姊妹艺术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但目的是“化他为我”,而不是“化我为他”。他严肃地指出:“把曲艺变为戏剧和歌舞……没有了自己的特点,就失去了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我以为这是至为深刻而中肯的意见,尖锐,却值得中国曲艺界重视和思考。

(选自作家网)

思想火花

作为早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人民文学》副主编肖复兴,他在观看了中国曲艺第五届牡丹奖颁奖晚会的实况后,写下了这篇认识深刻、见解新颖的感受。文章不仅深入分析了中国曲艺被肆意置换,演员成了配角这一现状形成的主、客观因素,而且非常恳切地指出了关于中国曲艺改革创新的建设性意见,很值得中国曲艺界人士的重视和思考。

且读且思

试题详情

3.当耳闻目睹那群年轻人谈论《朗读者》时,作者对他们有了怎样的看法?同时对文学有了怎样的深刻感受?

试题详情

2.在本文第二段里,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试题详情

1.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讲述的是怎样一个故事?

试题详情

4.请分析“她们用她们特殊的手语给予我们这样的警醒与启示”一句中“这样”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流动的盛宴

肖复兴

流动的盛宴,是一群北京年轻的白领为他们的读书会起的名字。雨果曾经说过,书籍是食粮,思想就是吃。可以再加上一句:读也是吃。读书,当然也就可以是盛宴了。

这个星期天,他们的活动是读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很幸运,一帮年轻人愿意带一个老头儿玩,邀请我参加这次的活动。地点是他们精心选择的,在德国大使馆对面的一家德国餐厅,说既然小说是德国人写的,又是写德国人的,便吃一顿德国餐吧。去的时候是中午,一楼坐着德国人,正在喝啤酒,他们把二楼的餐厅包了,将餐桌并在一起,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大桌,十九个年轻人围坐一起,像开会一样。阳光透过东西朝向的窗户洒进来,屋里很温暖。

德国人的西餐做得比较粗糙,黑啤酒的味道很淡。不过,读书的气氛很浓。我见过一些年轻人组织的其他活动,比如旅行的驴友会、摄影的蜂鸟会,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群年轻人为读书聚在一起。一个春天里多么美好的星期天呀,不少年轻人更愿意到户外玩儿或到商厦逛逛,还有多少人愿意捧着一本书苦读呀。我开玩笑对他们说:我年轻的那个时代,年轻人搞对象约会时都要拿一本小说作为联络暗号,现在文学早就舅舅不疼姥姥不爱了,尽管你们今天的读书带有小布尔乔亚时尚的色彩,但你们又让我想起以前的那个时代。他们都善意地笑了。流年暗换之中,人生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人手一册《朗读者》,一男一女先用德文和中文朗读了书中的片断,仪式感很强、很庄重。然后,大家和我交流各自的感想。没有想到他们读得那样的仔细,那样的认真,提出的问题很专业,也很深邃。比如,他们问十五岁的米夏和比自己大十九岁的汉娜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吗?为什么汉娜可以不惜以坐牢为代价也要守住自己文盲的秘密?如果是我们,我们会这样做吗?为什么当汉娜知晓了米夏帮助自己的秘密之后,反倒出现了拐点:一向整洁的她变得邋遢了,身上也多了难闻的气味?为什么汉娜最后选择了自杀?是出于情节上的安排,还是真实的必要?……一个个的问题,水浪相击,飞溅如玉,湿润而清新。一个被历史隔开的两代人的朗读与倾听、诉说与沉默、罪恶与遗忘、逃避与短兵相接、激情与蓦然惊醒的故事,让他们读得多么条分缕析,生动感人。常听说在商业时代文学已死的言论,看看眼前的这些年轻人,暗自庆幸文学邂逅了这样一群人,实在是彼此的缘分。好的文学如好的女人一样,是埋没不了的,是会值得人爱的。

他们还比较了电影和小说各自的得失,温斯莱特和费因斯与汉娜和米夏之间的长短,特别说到电影里缺少了小说在监狱的床头前贴着的汉娜千方百计找到的米夏大学毕业照,给他们带来的遗憾和不满足。他们还比较了小说前后两个译本的差别,说一个实,一个雅,一个玻璃杯盛满水,一个玻璃杯雕刻着花,非常客观,非常直爽,没有常见的文人新书讨论会的虚张声势和一锅糊涂没有豆儿的过年话。他们告诉我和两位译者都联系过,想请他们来参加这次的读书会,可惜一位在上海,年事已高,一位刚刚做完手术还休息在床。我心里暗想,如果他们能来,听听年轻人真诚而认真的批评,该是多么的难得。

最后,他们还送我专门买来的一个精致而厚重的笔记本,说送您的礼物总得和读书相关才行。没错,读书和笔记本,正如美人宝剑、壮士烈马一样,是读书人最好的礼物了。我得拿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地写我的读书笔记。

(选自2009年4月中国作家网)

海底捞月

本文记述北京一群年轻人舍弃到户外玩儿或到商厦逛逛的机会,利用春天周日聚在一起读书--享受精神盛宴的趣事。情溢字里行间,理寓叙说之中。其间,作者对这群年轻人仔细、认真的读书态度,对他们评论作品的客观、直爽,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真诚的赞美。

作者在为文学邂逅了这样的年轻人而庆幸的同时,又发出商业时代文学未死,好的文学不会被埋没,总会值得人爱的感慨。可谓发自心底。

且读且思

试题详情

3.作家在描写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320位聋哑姑娘的手语时,用了不少的比喻,请从文中找出描写姑娘们美丽手语的两个比喻句。

试题详情

2.“让我感到有一种神圣的光芒照亮她们的胸膛,也照亮我们的胸膛”一句中的“神圣的光芒”指的是什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