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曲线与曲线有
A.相同的离心率 B.相同的准线 C.相同的焦点 D.相同的焦距
4.直线始终平分圆的周长,
则的 最小值是 A.4 B.2 C. D.
3.椭圆的焦点为,,两条准线与轴的交点分别为,若,则该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2.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
A.(1,0) B. C. D.
1.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 B. C. D.
8、教后体会
在倡导互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今天,学习情景的创设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好的学习情景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原动力和内在需求,还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感受和经验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和思想碰撞。但情景创设的目的必须明确,是为了让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疑问,不能简单得如蜻蜓点水,也不能复杂得深不可测,更不能以思考题代替情景创设;关键是要找到学生新旧知识结构中的衔接点。教学情景中所蕴涵的问题正是在这个衔接点上摩擦碰撞而产生的。一旦这一核心问题被学生发现,它将引领整堂课的探究方向和氛围形成。学生的探究活动是“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主体组成部分,重在引导学生愿意并能够进行科学探究,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所以实验设计可偏向于“定向探究”,应具有层次分明、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趣味性强、易于得出结论等优点。但要使学生真正把新旧知识建构成有效的、内化了的、适合于自我的认识,反思引用又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不足,分析评价,以评价促反思,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完善。
7、教后检测(题略)
6、安全教育
防火安全常识:http://~bwc/fhcs.htm
5、解决问题 学会交流
在学生获得物质燃烧的3个必备条件的结论之后,接着教师给学生演示1个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把浸润过乙醇溶液(50%酒精溶液)的手帕在酒精灯上点燃,学生观察:待火焰熄灭时,手帕完好无损。
教师提问:发生燃烧的物质是什么?为什么熄灭了?手帕可燃吗?为什么没有燃烧?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试用一句话回答什么是燃烧
4、敢思会思 表达完整
此实验情景真实、可感、新奇,引入效果较为理想。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创设何种教学情景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疑问,提出问题。相比于第1、2(魔棒点灯,白磷在水中的燃烧)个演示实验,,后1个实验分别改变了其中的一个外部条件,使白磷不能燃烧,把“燃烧是有条件的”这一问题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在学生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后,可以说,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所作的猜想已比较切合实际,这对探究实验的操作及结论的得出都是很好的铺垫。接下来根据实验用品:酒精灯、小石块、小木块、镊子、烧杯、蜡烛、煤块、酒精设计探究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组完成。
[探究实验1] 将分别小石块和蘸有酒精的小棉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哪个能被点燃。
[探究实验2] 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观察小蜡烛能否继续燃烧。
[探究实验3] 用火点1根小木条和1小块煤,观察哪个易被点燃。
实验完毕,让学生按实验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而后,教师再用多媒体回放教学开始时的两处磷燃烧演示实验,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归纳出燃烧所需要的是:3个条件同时具备?
[设计意图] 这几个实验均是燃烧的原形实验,分别对应着一个燃烧条件的验证,对比明显,操作简单易行,也很容易得出结论;而且实验用品都来自生活,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加之演示内容的多媒体回放,就把燃烧的原理完整地探究出来了。所以较适宜作为学生的分组探究实验内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