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5424  25432  25438  25442  25448  25450  25454  25460  25462  25468  25474  25478  25480  25484  25490  25492  25498  25502  25504  25508  25510  25514  25516  25518  25519  25520  25522  25523  25524  25526  25528  25532  25534  25538  25540  25544  25550  25552  25558  25562  25564  25568  25574  25580  25582  25588  25592  25594  25600  25604  25610  25618  447090 

       A.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

       B.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

       C.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

       D.以抽象主义表现为主

试题详情

4.秦始皇兵马俑雕塑的艺术表现手法是(    )

试题详情

3.下列地方名点的产地分别是哪里?

缸鸭狗汤团――          蟹黄汤包――         担担面――    肠旺面――

王府肉芙蓉――         豌豆黄――         麦糊烧――        打糕――        

鸽蛋圆子――         全鱼发菜――       棋子烧饼――      白水羊肉――      

月牙楼尼姑面――。

秦始皇兵马俑雕塑,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它充分体现了两千二百多年前我国雕塑艺术家们的才能和智慧,是举世罕见的雕塑遗产,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伟大遗产。

试题详情

2.代表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的四个名菜是(  )

  A.葱烧海参   鱼香肉丝  龙虎会  凉拌腰丝

  B.糖醋黄河鲤鱼 宫保鸡丁  脆皮乳猪 扣三丝

  C.糖醋黄河鲤鱼 麻婆豆腐  龙虎会  叫化鸡

D.葱烧海参   鱼香肉丝  龙虎会  蟹粉狮子头

试题详情

1.在我国四大名绣中,其代表作组合正确的是(  )

  A.苏绣――双面绣《猫》  湘绣――狮、虎

   粤绣――《百鸟朝凤》  蜀绣――《熊猫》

  B.苏绣――《芙蓉鲤鱼》  湘绣――《猫》

   粤绣――《百鸟朝凤》  蜀绣――《熊猫》

  C.苏绣――双面绣《猫》  湘绣――狮、虎

   粤绣――《熊猫》    蜀绣――《芙蓉鲤鱼》

  D.苏绣――《百鸟朝凤》  湘绣――《熊猫》

   粤绣――《猫》     蜀绣――《芙蓉鲤鱼》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各地特色非常鲜明,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

试题详情

4.民居

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居住点在自然条件和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传统方面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也体现在民居上。

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生活在潮湿的热带丛林中,采用干阑式住宅。居室用支柱架离地面,居室下面空间喂养家禽、家畜及作仓库之用。这种形式有助于防水、防虫蛇毒害。

北方草原地区的少数民族采用帐幕式住房,这类民居平面多为圆形,骨架枝条用皮条绑扎,形成一个网架,外覆羊皮或毛毡,再用绳索束紧。这类住房可装可拆,对于游牧迁移非常方便。

黄河中游一带的窑洞住宅,有靠山窑、地坑窑和锢窑三种。靠山窑依山势开洞,层层叠叠,气势磅礴;地坑窑在地上挖掘深坑制造人工崖面,形成庭院,别有风味;锢窑是用砖或石加固的窑洞,往往成四合院式布局。这种窑洞住宅,壁厚顶高,冬暖夏凉,建筑因地制宜。

福建南部的客家土楼,以夯土而建,呈堡塞式。这种建筑体形巨大,稳重粗犷,成组聚集,给人以强烈印象。

北京四合院,大门一般位于住宅东南,这种住宅特点是严格区别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自有天地,强烈体现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

江、浙民居多依水网而置,以河道为骨架,建筑沿河道两岸伸展,临水设码头联系水陆交通,“街市萦回长溪旁”是许多江南小镇的布局特色。

 

 

训练Ⅰ

试题详情

3.佛教建筑

佛教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佛教建筑的演变和发展中最能看出传统文化汲取融合外来文化的会通精神。

东汉、两晋、南北朝时期,佛寺的布局方式是以塔为中心,四周环绕着僧房而形成独立的院落;隋、唐、五代至宋,佛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这时佛寺最突出的特点是:寺庙布局逐渐向宫室建筑形制转化,在建筑中引入中轴线概念和手法,以塔为中心变成了以佛殿为主体,建筑群向心布置变成了沿南北轴线展开的布局,以佛塔为中心的廊院式布局变成以大殿为主,左右各置一座配殿,形成三合或四合院的形式,佛塔退居到后面或一侧另成塔院,或作双塔置于大殿及寺门之前;元、明、清时期,藏传佛教特有的佛塔形式,即类似瓶子式样的喇嘛塔在全国各地建筑起来,这种寺院多建于山区,依山就势,布局自由,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寺院外观上又多高台座,红白外墙粉刷,金瓦顶,梯形窗,装饰效果强烈。

试题详情

2.园林

园林是中国建筑中又一重要部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的文化传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推崇自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师法自然”的造园活动得到发展,讲究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

在造园手法上巧于因借,善于使用对比统一的手法。注重以少总多,小中见大,主次相成,虚实相生,形成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追求。园景主配清晰,层次分明,或借景,或框景,或隔景,或障景,空间大小相间,明暗有效,收放自如,高低错落,参差对比,形成有节奏的空间序列,突出园林特色,使全园景色富于变化和层次。

中国园林有定法而无定式。基本准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正确处理自然与人为的关系,要求“相地立意”“构园得体”“巧于因借”。因此,在整体布局上,园林建筑要求充分利用原有山水形胜,与环境和谐一致。这样也必然冲破其他建筑的突出中轴、左右对称的格局,而显得活泼生动。在空间处理上,则追求分割、通连、伸缩、虚实等手法,以使大者不感其旷,小者不觉其足。

造园追求“三境”,即“生境”“画境”“意境”三种艺术境界,而以“意境”为最终目标。所谓“生境”,即要求其体现自然之美,符合自然之趣;所谓“画境”,即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使其犹如绘画之高于自然;所谓“意境”,乃是情景交融,是主观感情与客观外在的有机统一。在这一点上它与绘画、诗文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为此,无论叠山、理水、筑屋、铺路、架桥、砌墙、植花、蓄鸟兽,其形式、规模、用料、装修、体量、色彩、种类等都有种种研究,甚至对方位、光线、风向等也能巧妙利用;再通过缜密、灵活的整体布局,采用借景、对景、隔景、障景、框景、夹景、漏景等手法,使各景区自成一体又相互连通,以取“步移景异”之妙,组织成为一个包括起、承、转、合,有序幕,有高潮,有尾声的建筑乐章。由“形”体现“神”,由“静”体现“动”,从而用具体的形象将诗情画意体现出来,“是凝固了的绘画与文学”,使游人在园中不仅感受了自然美、艺术美,而且又领悟到造园者所要表现的情感理想。

试题详情

1.宫殿

我国现存的宫殿比较少,一般在改朝换代之中前代的宫殿多被付之一炬或拆毁重建。现在比较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两处,一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二是沈阳的清故宫。

故宫是一个宏大的建筑群,各个建筑都是在一条从南到北的中轴线上展开的。中轴线两侧的建筑保持了严格均衡、对称。在建筑的整体中突出重点――太和殿。故宫的建筑群由南向北延伸,随着空间和形体的变化,在太和殿形成高潮,从总的布局看,深、宽、高都集中在太和殿。

故宫建筑在形体、空间、色彩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的对比手法,造成了一种多样的统一。

(1)大与小的对比:在宏伟的天安门城楼下,巧妙地安置了两间火柴盒子似的小屋,这小屋除了它特有用处外,在艺术上起到对天安门的烘云托月作用。

(2)高与低的对比:为烘托太和殿的崇高,周围采用了低矮连续的回廊。

(3)宽与窄的对比:这是一种欲放先收的手法。从正阳门到太和殿所形成的狭长空间与太和殿前广阔的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

(4)明与暗的对比:故宫在色彩上给人的强烈印象是金碧辉煌。金黄色的琉璃瓦与青绿色为基调的檐饰相对比,在蓝天、白云辉映下显得非常辉煌。

(5)繁与简的对比:雕梁画栋,镂金错彩,这就是繁。这与殿外单色调红墙和黄色琉璃瓦屋顶形成一种繁简对比。

(6)方与圆、曲与直对比:如天安门、端门门洞是圆形,午门的门洞是方形。又如笔直的中轴线与弧形的金水桥形成曲与直的对比。

(7)动与静的对比:建筑本身是静止的,但由于空间与形体的变化却呈现出流动的节奏感,有序曲、有高潮、有尾声。正阳门是序曲、太和殿是高潮、景山是尾声。

另外,故宫在内部空间、色彩、内部结构、装饰等方面都各有特点,都不同与其他的一般建筑。

试题详情

13.【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梅、竹”见上条。

六.中国传统建筑的四种类型及其特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