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It’s so nice to hear from her again. ,we last met more than thirty years ago.
A.What’s more B.That’s to day
C.In other words D.Believe it or not
答案是D。
21.My doctor kept telling me about my weight, I never bothered.
A.so B.and C.or D.but
(一)分析2009年部分省高考命题特点
1.2009年江苏卷:主要考点涉及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宗法制、三省六部制;近代民主革命中的太平天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希腊的民主制度、英国代议制及多极化格局等内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考查王安石等对科举考试的改革。总体来说,考查的是学科主体知识,体现了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理念。在试题呈现方式上,注重新材料和新情境的创设。必修一占31分,其中选择题7题21分,改革回眸部分占10分。选考比例适当, 政治史内容略有减少。第25题(A)考王安石变法,材料角度有新意,提供了同时代的范仲淹、苏轼、司马光对科举改革的不同看法,即有全盘赞同,全面反对,也有区别对待,让考生据此进行判断,有较强的说服力,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2009年广东卷:广东卷包括历史单科卷和文科基础能力试卷,必修一的考点内容涉及广泛,涵盖丞相制、君主专制下的特例、近代的责任内阁制、鸦片战争和马关条约、抗日战争、陕廿宁边区宪法 和1954年宪法、三中全会、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罗马法、科学共产主义、欧盟和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等内容,非选择题所给的设问清淅,有较大的回答空间,较适合中等以上学生的自由发问和思考。
3.2009年海南卷:主要考点涉及古代政治制度中的礼乐制、刺史制、君权与相权矛盾;近代史上鸦片战争、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战略、伯利克里改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内战、冷战政策和舒曼计划等内容。本卷最大的看点是非选择题部分选取了“晚清教案”这一全新的材料情境,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内容予以评价,能力要求很高,突破了现有教材的内容,无疑是个很大的突破,为今后命题留下很大的余地。此外,本卷十分注重考查知识间的联系,如看待改革与吏治的关系。必修一占40分,选取的比例相对较大,其中选择题11题22分,非选择题1题10分,改革回眸部分占8分。
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1)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A、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
B、希腊的城邦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成为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2)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
A、措施--经济:颁布解负令;采取措施发展工商业;
政治:按财产多寡将雅典公民分为4个等级;组成“四百人会议”;设立陪审法庭。
(其中第四等级公民不享有担任政府官职和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
B、意义--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贵族专权,促进了雅典商品经济的发展;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3)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6年)
A、措施--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 组成“五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对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制定“陶片放逐法”。
B、意义--雅典国家最终形成;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4)伯里克利(公元前443-429年)时代的民主政治
A、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B、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每个公民在大会中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C、“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轮值主席,执掌最高权力;
D、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由10个部落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
E、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5)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A、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B、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诸多文化名人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专题纵横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的民主政体的比较
中国从秦朝以来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古希腊很早就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在古希腊城邦国家和占罗马共和国时期,执政官是由选举产生的,他们的权力受到元老院之类机构的制约;中国商周时期,大臣是由国君任命的,贵族是由天子分封的,赏罚的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手中。
两种政体的历史作用有其相似之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和仿效。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在文化艺术方面也非常繁荣,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两种政体也各有其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就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以雅典民主政体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但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2.罗马法
(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贵族垄断着政治经济大权,平民却少地或失地。
(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A、含义: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
从整体结构上可以分为: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等。
B、起源与发展
①共和国早期,平民不断与贵族斗争,争取自己的权利。但是,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②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颁布于前449年。属于公民法。)
③公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专门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境内公民的法律。)
④万民法(在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公民法逐渐演变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⑤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527-565年)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标志这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专题纵横:古代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
|
希腊民主 |
罗马法律 |
历史条件 |
古希腊多山多岛、城邦小国寡民、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 |
罗马建立帝国及独裁统治; 罗马奴隶制社会矛盾冲突与发展的产物 |
主要内容 |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机构,保证民主制度的正常运作;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的方式。 |
罗马法包括《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其中后者由《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组成。 |
历史作用 |
希腊的古代民主政治为辉煌的古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极盛提供了条件,也为后来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 |
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
古代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的认识 |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城邦政体所形成的民主制度,有利地推动着古希腊经济文化的进步,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而罗马的法律则是构成古罗马政治文明的重要内核,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我们仍在受益于古罗马的文明,现在的许多法律制度就来源于罗马法。 |
[思想方法]
[例1](2009年山东文科综合)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提炼单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由文字信息中 “外人”、“自己人”可见贾母强调的是远近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答案为C。
5.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
形成--秦朝; 巩固、发展、完善--从西汉到元朝;
空前强化(顶峰)--明清时期;
结束--1912年宣统下诏退位。
B、中央制度:秦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汉武帝时中外朝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元:设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明: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制;
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C、地方制度:秦:郡县制;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度。
(2)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特点
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作用:中央官僚机构日益完善并形成严密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权,削弱相权,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使地方服从于中央,有利于巩固统一;
影响:
A、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B、绝对君主专制,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助长了因循守旧之风。
C、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D、极大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背景:A、明朝建立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地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B、胡惟庸案。(当时丞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1380年被诛杀)
经过:A、明太祖时(1380年)废除丞相制度,权归六部。(标志着君权取得对相权的彻底胜利。)
B、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制度。(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初郡国并行制
汉承秦制,地方继承秦朝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国,郡国二制并行。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2)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
概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演变:A、西汉武帝时,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
B、魏晋南北朝时,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
C、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3)唐朝三省六部制
A、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B、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C、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D、门下省设政事堂,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4)元朝的行省制度
A、内容:元代确定了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的制度。
B、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