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59269  259277  259283  259287  259293  259295  259299  259305  259307  259313  259319  259323  259325  259329  259335  259337  259343  259347  259349  259353  259355  259359  259361  259363  259364  259365  259367  259368  259369  259371  259373  259377  259379  259383  259385  259389  259395  259397  259403  259407  259409  259413  259419  259425  259427  259433  259437  259439  259445  259449  259455  259463  447090 

26.(11分)在人类历史中,薪火相传的过程构成人类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历程,其中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主要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某中学历史教研组拟举办“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请结合下列在展览会上摘选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展览一: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前五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

下表是展览中对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人物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每空2分,共6分)

人名
项目
中国孔子
古希腊苏格拉底
时代
特征
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铁农具、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百家争鸣。
 
思想
观点
 
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
评价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神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被尊称为圣人。
 

展览二: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存在对西学的争论:

甲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

乙认为中国擅长的走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丙认为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己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2)请比较并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有何不同?(3分)

展览结束语: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这是近年颇为鼓舞人心的预言。在21世纪新形势下,“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

(3)请根据结束语和以上材料和问题,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谈谈你的看法。(2分)

试题详情

25.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C.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试题详情

24.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后,共经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A.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引发了三次科技革命

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引发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试题详情

23. 普朗克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于1913年曾亲赴瑞士,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并称其为“当代哥白尼”。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这是因为爱因斯坦认定 

A.成就已远远超过普朗克       B.捍卫人类和平正义是科学家的必需价值观

C.已移居美国,联系不便       D.科学研究繁忙,无暇顾及

试题详情

22.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试题详情

21.“日本之所以能在明治维新时期和二战后迅速崛起,是因为采取了与欧美国家不具有的国家大量‘输血’政策”。这里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日本的

A.民主改革   B.科技兴国战略    C.政府主导型经济政策   D.贸易立国

试题详情

20.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出

  A.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B.苏联的利益和价值观念曾击溃了美国

  C.美国企图规划未来的国际秩序,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D.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

试题详情

19.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获得“面包”与“和平”

试题详情

18. 易中天在《我们的反思》一书中说:“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精巧的设计”是指:

A. 英国的《权利法案》       B.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的《1787年宪法》      D.法国的《民法典》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