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59327  259335  259341  259345  259351  259353  259357  259363  259365  259371  259377  259381  259383  259387  259393  259395  259401  259405  259407  259411  259413  259417  259419  259421  259422  259423  259425  259426  259427  259429  259431  259435  259437  259441  259443  259447  259453  259455  259461  259465  259467  259471  259477  259483  259485  259491  259495  259497  259503  259507  259513  259521  447090 

6.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答案  C 

解析  同一生物构成的种群无分层现象,只有群落才具有分层现象。

试题详情

5.分析如图曲线,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C时期 

B.影响C~D段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C.该种群数量在E点达到K值 

D.该曲线包括了细菌生长曲线中的调整期、对数期和稳定期

答案  B

试题详情

4.(2009年宣武模拟)如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   )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是有关生物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J”曲线是在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无限的理想状态下的种群增长曲线;而“S”曲线是在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有限状态下的种群实际增长的曲线。因此阴影部分就表示了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试题详情

3.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若某种群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aa的个体占6%,则A基因的频率是56% 

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D.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趋势可根据其年龄组成预测

答案   C

试题详情

2.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 

B.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答案  B 

解析 ?t2之前就有环境阻力。

试题详情

1.(2008年扬州模拟)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答案  D 

解析   群落中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也不是均匀的,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试题详情

4.下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叶蜂产卵于叶上;泥蜂储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作为子代的食物;蜜蜂的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这三种蜂的生存曲线依次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甲、丙、乙

答案  A 

解析  创设情境,考查获取知识、识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种蜂从卵到成虫的生存率,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从题目给出的条件看:叶蜂产卵于叶上,以后任其自然生长,故生存率较低;泥蜂能够储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作为子代的食物,生存率较叶蜂高;而蜜蜂的幼虫直接由工蜂喂养,生存率最高。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材料和用具:酵母菌母液、蒸馏水、无菌水、酵母膏、蛋白胨、葡萄糖、1 mol/L硫酸溶液、烧杯、试管、滴管、量杯、漏斗、1 mL刻度吸管、标签、玻璃棒、酒精灯、pH试纸、天平、计数板、恒温箱、显微镜、高压蒸气灭菌锅等。

探究思路: 

(1)设计对照实验。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液/Ml
温度/℃
A
10
 
0.1
28
B
10
 
0.1
5
C
 
10
0.1
28

(2)实验操作:培养液的配制→灭菌→接种→培养→计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问题探讨: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                                。 

②用显微镜定期检测酵母菌数目,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体数目迅速增加,第5天开始A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实验至第6天结束。请将A、B、C三组预期结果的趋势图绘制在右图所示的坐标系中。 

③A组培养的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最终是否呈“S”型?为什么? 

答案  (3)①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增长的影响 

②曲线如下图所示 

③否。曲线大体可分4个阶段,首先是调整期,接着是快速增长期,然后是稳定期(种群大小保持稳定),最后是衰亡期(种群逐渐衰退);其中前两个阶段类似“J”型曲线,而前三个阶段大体呈“S”型曲线 

解析  A组温度适宜、营养充分,酵母菌种群增长依次经历调整期、快速增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B组温度太低,虽然营养充分,但酵母菌难以增殖。C组温度适宜,但无营养供应,酵母菌不仅不能增殖,反而会逐渐死亡。由于培养液成分一定,随着时间的延长,培养的酵母菌最终会因营养耗尽而减少以至死亡。

变式训练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酿酒和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它也是常用的实验材料。 

(1)下表是在一固定的发酵罐中培养酵母菌,并且每日定时测定菌体数量(万个/mL)的结果: 

时间/天
1
2
3
4
5
6
……
数量/个
 
 
 
 
 
 
 

①绘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②曲线图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建立该数学模型的意义在于                。 

(2)有人采用另一种方法进行酵母菌的计数:将500个红细胞与5 mL该培养液混匀,然后制片观察,进行随机统计结果如下: 

 
1
2
3
4
5
6
菌体数量
32
127
726
824
819
821

则该5 mL培养液共含有酵母菌的个数约为            。 

答案  (1)①如图  ②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增长趋势  (2)2 500个 

解析  (1)纵坐标为酵母菌的数量,横坐标为时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曲线即可;建立数学模型的意义是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增长趋势。(2)取红细胞数的平均值为20,酵母菌个数的平均值为100,有代数式:20/100=500/x,即可求出x=2 500。

试题详情

3.(2007年全国理综Ⅰ,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答案  D 

解析  种群的增长受许多因素影响,其增长速度一般开始较慢,逐渐加快,最后又变慢。

试题详情

2.(2008年江苏生物,16)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解析  甘草每年增长200 kg,而被采收300 kg,受影响最大,采收量大于增加量,使其种群密度持续下降。

试题详情

1.(2008年上海生物,24)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答案   D 

解析  首先注意纵坐标是种群的增长速率,而不是种群数量,在增长速率为最大时,数量为K/2(K为种群最大值),因此K值=200×2=400(只)。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