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1933- ),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2.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1.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田圃:田园。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留滞:停滞,不流通。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知悉:知道。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润如油膏:细腻光滑的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样。
忍冬:能够忍受冬寒的意思。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安息:安静地休息,多指人睡或长眠。
田圃(pǔ) 禁锢(jìn ɡù)
留滞(zhì) 喑哑(yīn yǎ)
蓑衣(suō) 斗笠(lì)
油膏(ɡāo) 襁褓(qiǎnɡ bǎo)
§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一、椭圆的定义: 二、标准方程: 焦点在X轴: ![]() ![]() 焦点在Y轴: ![]() ![]() |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活动--体验数学,意义建构--感知数学,数学理论--建立数学,数学应用--巩固新知,回顾反思--归纳提炼,课后作业--巩固提高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坚持推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教师点拨--练习巩固”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创设情境--学生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应用--回顾反思--巩固提高”的程序设计教学过程,并以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经历实践、观察、猜想、论证、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重点:椭圆的定义、椭圆的标准方程、坐标化的基本思想
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坐标法的应用
关键:含有两个根式的等式化简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