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传说夏时“仪狄作酒”“少康秫酒”,反映了
A.夏朝时人们就酗酒 B.夏朝农业生产有了发展 C.夏朝人不爱惜粮食 D.夏朝人不注意节约
4.下列史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以贝为货币 ②掌握漆工艺 ③掌握了城市建筑术
④出现了刺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3.孔子说:“周因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句话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夏商制度区别很大
B.商周制度有本质区别
C.商周制度完全相同
D.商周制度有继承关系
2. 下面描述的是公元前4世纪中晚期关中地区的某个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以下四项中与当时的历史情景相符的是 ( )
①公元前339年,他在一次战争中立功,得到了100亩土地的赏赐
②公元前338年,他辛勤耕种,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③公元前335年,他又买了几百亩土地,成了大地主
④几年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同样得到政府的奖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两汉时期实行严密的监察制度。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比西汉进一步加强,突出表现在( ) A.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B.全国分13州,每州设一名刺史进行监察
C.刺史没有固定治所
D.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16.要求:①内容:扣住厚重的历史积淀
15.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姚江水位的下降,古镇失去了旧日的繁华,重新与世隔绝,但古镇保留了它的历史文化风情,成为一个世外桃源。(4分)
14.纪诗有画面的色彩感和动态感。夕阳的余晖,碧如翡翠、莹澈似镜的江水,船在玉镜中行,碎玉敲打着船舷,波光荡漾,绿影四射,翠光随船扑上人来。想象丰富,立意新巧。王诗写苍绿色的青苔,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景色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宁静又有生命动感的意境。
(3分。可任选一句,赏析绘景抒情的特点。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3.全诗抓住一个“翠”字来写。前两句写江岸之山。夹岸青山参差披拂,青翠欲滴。首句比喻传神:近山风吹拂动之姿恰与春云的变幻相似,远山雾气阻隔浓淡深浅相间,浅淡似轻烟几痕,有无限媚态。后两句写翡翠似的江水。江水因夹岸青山的倒映而绿,在夕阳的余晖下,粼粼的翠光跃上了船舷,一直向人的衣襟扑来。这样山水景色,实在是美极!
(3分。须结合诗句分析,评析山水翠绿和情趣。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