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1289  261297  261303  261307  261313  261315  261319  261325  261327  261333  261339  261343  261345  261349  261355  261357  261363  261367  261369  261373  261375  261379  261381  261383  261384  261385  261387  261388  261389  261391  261393  261397  261399  261403  261405  261409  261415  261417  261423  261427  261429  261433  261439  261445  261447  261453  261457  261459  261465  261469  261475  261483  447090 

1.甲物体追赶前方的乙物体,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若一段时间内两者速度相等,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试题详情

2.正确理解图象的意义

(1)首先明确所给的图象是什么图象。即认清图象中横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函数关系。特别是那些图形相似容易混淆的图象,更要注意区分。

(2)要清楚地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

①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特别注意“起点”、“终点”、“拐点”,它们往往对应一个特殊状态。

②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如vt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斜率:表示横、纵坐标上两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用于求解定量计算对应物理量的大小和定性分析变化的快慢问题。如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

④面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如vt图象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大小。

⑤截距: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物理量的大小。由此往往能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

[典题例析]

类型一:S - t 图象的应用

例1.甲、乙、丙三物体同时同地开始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t0时间内,甲、乙、丙位移大小关系是       ,(填“>”、“=”或“<") ,路程关系是       ,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分别是:v____v____v

平均速率关系为v ____v ____v

类型二:v - t 图象的应用

例2.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根据图线作出的以下几个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例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图象,物体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在时间t1内的平均速度为,则由图可知  (  )

A.该物体做曲线运动      B.该物体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C.       D.

类型三:利用v - t 图象巧解问题

例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开始朝同向做直线运动,甲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1速度达到v,发生的位移为s;乙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a1>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又做加速度为a2(a2< 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待发生位移s时,速度也为v,所用的总时间为t2,则t1t2的关系  (  )

A.t1> t2     B.t1< t2    C.t1= t2     D.无法确定

  类型四:a - t 图象的应用

例5.一物体在A、B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B),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设向A的加速度为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先向A ,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静止在原处

B.先向A ,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静止在偏向A

的某点

C.先向A ,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静止在偏向B

的某点

D.一直向A运动,4秒末静止在偏向A的某点

[问题反思]

第5课时 运动中的追及和相遇问题

[知识回顾]

试题详情

1. s-tv-ta-t图像的比较。

 
位移图象(s-t)
速度图象(v-t)
加速度图象(a-t)
匀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
(a>0,s有最小值)
抛物线(不要求)


匀减速直线运动
(a<0,s有最大值)
抛物线(不要求)


备注
位移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①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面积”为正,下方为负
 

试题详情

4.如右图为s-t图象, A描述的是          运动;B描述的是                  运动;C描述的是               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      (“正”或“负”),表示物体向       运动;C的斜率为   (“正”或“负”),表示C向      运动。A的速度    (“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速度。

[考点突破]

试题详情

3.如右图为图象, A描述的是          运动;B描述的是                  运动;C描述的是               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     (“正”或“负”),表示物体作       运动;C的斜率为   (“正”或“负”),表示C作      运动。A的加速度    (“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加速度。图线与横轴t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       

试题详情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可以根据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        还可以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         即a=          ____________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

、区分s-t图象、图象

试题详情

[典题例析]

类型一:自由落体

例1.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H及物体下落H所用的总时间T。(空气阻力不计,g取9.8m/s2)

例2.一只小球自屋檐自由下落,在s内通过高为m的窗口,问窗口的顶端距屋檐多高?(g=10m/s2) 

例3.一条铁链AB长为0.49m,悬于A端使其自然下垂,然后让它自由下落,求整个铁链通过悬点下方2.45m处的小孔O时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例4.房檐滴水,每隔相等时间积成一滴水下落,当第1滴水落地时,第5滴刚好形成,观察到第4滴、第5滴距离约1m,则房檐高为(g取10m/s2)  (  )

A.4m      B.5m     C.6m      D.16m

例5.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摄影时,恰好把窗外从高处落下的一个小石子摄在照片中,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0.02s,量得照片中石子运动痕迹的长度为1.6cm,实际长度为100cm的窗框在照片中的长度为4.0cm.凭以上数据,你知道这个石子闯入镜头时大约已经运动了多长时间?(g=10m/s2)  (  )

类型二:竖直上抛

例6. AB两棒长均为L=1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S=20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B做竖直上抛,初速度V0=40m/s,求:(1)AB两棒何时相遇?(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例7. 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高的平台上跃起,举双臂直立身体离开台面,此时中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多少?(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数字) 

类型三:空中相遇问题、巧取参考系简化解题

例8.从12m高的平台边缘有一小球A自由落下,此时恰有一小球B在A球正下方从地面上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求:(1)经过多长时间两球在空中相遇; (2)相遇时两球的速度vAvB; (3)若要使两球能在空中相遇,B球上抛的初速度最小必须为多少?(取g=10m/s2) 

[问题反思]

第4课时 运动图像的探究分析及应用

[知识回顾]

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       ,即v    

试题详情

(1)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2)v0≠0,a=-g

(3)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v0/g

(4)上升的最大高度Hv02/2g

(5)时间对称性:tt,即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抛体通过同一段竖直距离所用的时间相等.

(6)速度对称性;V=-V,即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试题详情

21.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3分)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答:                                          22.根据下面的提示,仿写句子。(3分)

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

海对山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