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1591  261599  261605  261609  261615  261617  261621  261627  261629  261635  261641  261645  261647  261651  261657  261659  261665  261669  261671  261675  261677  261681  261683  261685  261686  261687  261689  261690  261691  261693  261695  261699  261701  261705  261707  261711  261717  261719  261725  261729  261731  261735  261741  261747  261749  261755  261759  261761  261767  261771  261777  261785  447090 

1.设的三内角A、B、C成等差数列,sinA=,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试题详情

39.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文化基础设施在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在繁荣,文化消费支出比例在提高,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这说明

 A.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B.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C.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

 D.坚持改革开放是创造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原因

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

试题详情

38.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这体现了  ①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 中华文化不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香处  ③ 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一切成分  ④ 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37、中华多民族文化的深刻意义体现在

①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②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③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的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36、中华文明五千年未曾间断的最有说服力的见证是

A.文字、孔孟之道      B.汉字、文学作品 

C.文字、科技作品      D.汉字、史书典籍

试题详情

35.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入采风,创作了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风靡全球。这说明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D.采风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

“四大文明古国”中的文明已有3个消亡,惟独中华文明这个不落的太阳,经历数千年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这种骄傲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以及各具特色又渐趋融合的区域性文化和各民族36--37题。

试题详情

34.人类进入21世纪,文化的交流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总体来看,各种文化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理解、融合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面对这种大趋势,我们应该做到

① 坚持不同文化的“和而不同”  ② 在保持本民族优秀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以更积极、更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③ 全球文化的高度统一  ④ 以平等互助作为文化交流的准则,以多元共存作为世界文化发展的目标格局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试题详情

33.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通过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屈原,这在世代相传中基本不变。这说明传统文化

① 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 是凝固不变的       ④是不会消失的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试题详情

32.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中俄要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办好2009年在中国要举行的俄语年,2010年在俄罗斯举行的汉语年。”中俄两国互办“语言年”表明

  A.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文化交流 

  B.文化创新来自于交流的灵感

  C.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可以交流、借鉴和融合

 D.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届监事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试题详情

31.“中国神龙腾飞起,嫦娥奔月宇宙间。” 这是“嫦娥一号”发射后,一网友写下的贺诗,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以及航天人所创造的“航天精神”,必将激励我国人民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材料表明

 ①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践  ② 文化决定于经济、政治,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③ 一定的文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会起重大的促进作用  ④ 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