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2081  262089  262095  262099  262105  262107  262111  262117  262119  262125  262131  262135  262137  262141  262147  262149  262155  262159  262161  262165  262167  262171  262173  262175  262176  262177  262179  262180  262181  262183  262185  262189  262191  262195  262197  262201  262207  262209  262215  262219  262221  262225  262231  262237  262239  262245  262249  262251  262257  262261  262267  262275  447090 

5.负电荷从电场中 A 点由静止释放,只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运动到 B 点,它运动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则两点A、B所在区域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能是图乙中的:

试题详情

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汽缸.缸内通过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氧气,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当在活塞上作用一水平外力(图中没有画出)时,有关缸内氧气状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氧气的压强增大、温度升高时,则氧气一定对外界做功

B .当氧气的压强减小、温度升高时,则外界一定对氧气做功

C .当氧气的压强减小、温度降低时,则氧气一定从外界吸热

D .当氧气的压强增大、温度不变时,则氧气一定向外界放热

试题详情

3.新房即将建成时要封顶,考虑到下雨时落至房顶的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坡度.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那么图中所示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

 

试题详情

2.由下图可得出结论:

A.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小于氘核的质量

B.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等于氘核的质量

C.氘核分解为质子和中子时要吸收能量   

D.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要吸收能量

试题详情

1.光液面传感器有一个像试管模样的玻璃管,中央插一块两面反光的玻璃板。入射光线在玻璃管内壁与反光板之间来回发生全反射,进入到玻璃管底部,然后在另一侧反射而出(与光纤原理相同)。当透明液体的折射率大于管壁玻璃的折射率时,就可以通过监测出射光的强弱来判定玻璃管是否被液体包住了,从而了解液面的高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管被液体包住后,出射光增强    

B.玻璃管被液体包住后,出射光消失

C.玻璃管被液体包住后,出射光减弱    

D.玻璃管被液体包住后,出射光强度不变

试题详情

10.质子(p)和α粒子以相同的速率在同一匀强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分别为RP和 Rα,周期分别为TP 和Tα,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RP:Ra=1:2 Tp:Ta=1:2    B.RP:Ra=1:1 T p:Ta=1:1

C.RP:Ra=1:1 Tp:Ta=1:2    D.RP:Ra=1:2 T p:Ta=1:1

选择题专项训练52答案

选择题专项训练53

试题详情

9.如图所示,两根硬杆AB、BC分别用铰链连接于A、B、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AB杆对BC杆的作用力方向可能是

A.若AB杆计重力,而BC杆不计重力时,由B指向C

B.若AB杆计重力,而BC杆不计重力时,由C指向B

C.若AB杆不计重力,而BC杆计重力时,由B指向A

D.若AB杆不计重力,而BC杆计重力时,由A指向B

试题详情

8.A、B两物体各自在不同纬度的甲、乙两处受到一竖直向上的外力作用后,在竖直方向上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与加速度,如图所示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物体A、B所受的外力F与加速度a的关系图线,若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A、mB,甲、乙两处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A、gB,则

A.mA>mB,gA>gB      B.mA<mB,gA>gB

C.mA>mB,gA<gB      D.mA<mB,gA>gB

试题详情

7.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有

A.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发现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麦克斯韦根据电磁场理论,提出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试题详情

6.两个不等幅的脉冲波在均匀介质中均以 1.0m/s的速率沿同一直线相向传播,t = 0时刻的形如图所示,图中小方格的边长为 0.1m。则以下不同时刻,波形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