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2239  262247  262253  262257  262263  262265  262269  262275  262277  262283  262289  262293  262295  262299  262305  262307  262313  262317  262319  262323  262325  262329  262331  262333  262334  262335  262337  262338  262339  262341  262343  262347  262349  262353  262355  262359  262365  262367  262373  262377  262379  262383  262389  262395  262397  262403  262407  262409  262415  262419  262425  262433  447090 

2.(1)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①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 必 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加大财政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广泛采取节能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抑制高耗能产业,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建设生态文明。   ⑤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⑥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和气候友好技术,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⑦公民要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积极培养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做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   ⑧发展循环经济,发展节能型产业,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优质能源,促进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对节能、提高能效、洁净煤、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从任一角度答4点,每点3分,共12分)

(2)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国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由我国与世界各国存在的共同利益决定的,这既在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也是尊重其它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4分)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重要基础。我国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利于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发展问题。(3分)    ③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是联合国的宗旨。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因此,我国应在保护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3分)

(3)①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现象的认识由科学家讨论到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有关共识,这是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它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全球气候变暖首先由科学家讨论,到上升为重大战略性问题,再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取得广泛共识,这是一个在不同观点争鸣中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说明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④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和永恒的使命。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将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将加强协调配合,采取具体实践行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任答3点,每点4分,共12分)

试题详情

2.(2010届湖南省宁乡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举行期间,某中学时事学习课题组就“全球共同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展开了探究性学习。

探究一:2009年11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为此,会议决定,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为实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你认为应采取哪些经济措施?(12分)

探究二: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各国发展和人类生存,需要全球合作应对。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我国要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0分)

探究三: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会使地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对此,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与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气候变化问题才引起了大众关注,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至上世纪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3)结合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12分)

试题详情

1.(1)①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研究和推广低碳技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试题详情

1.(2010届湖南省师大附中第五次月考)材料一: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会议认为,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材料二: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此次会议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

2009年11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温总理在讲话中表示,国际社会应为全球排放尽可能早地达到峰值而共同努力,同时,为保持平衡,成果文件中也必须强调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的优先任务。温总理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的、额外的、实质性的资金支持,是公约规定的法律义务,应该得到切实履行。发达国家应该真正负起责任来,倾听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合理诉求,以有力地承诺和行动来推动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1)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我国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提出相应的具体对策措施。 (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该怎样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8分)

试题详情

18.(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对东盟的平均关税由原来的9.8%下降到0.1%,逐步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这一事实

   A.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B.促进了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C.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局面   D.导致了区域内各个国家税收的减少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试题详情

17.(2010.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综合练习)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由市场调节或决定的价格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95.6%、97.1%和92.4%。这表明(   )

   A.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      B.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基本形成

   C.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D.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答案  B

试题详情

16.(2010届广东省广州四十二中高三12月月考)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后,某班同学对一超市塑料袋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塑料袋的使用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人们都改用布袋子来购物。这一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商品的需求量受该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一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互补品的需求量上升

③一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替代品的需求量下降   ④一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替代品的需求量上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试题详情

15.(2010届广东省广州四十二中高三12月月考)2009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农业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做好秋冬种工作。会议决定,明年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每市斤均提高3分钱,其中,白小麦每市斤提高到0.9元,红麦和混合麦每市斤提高到0.86元。同时适当提高稻谷特别是优质稻最低收购价格。上述做法:

①有利于扩大农村小麦的生产规模  ②说明小麦生产供不应求  ③说明价格是调节供求关系和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机制  ④说明商品价格主要是由国家决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 D

试题详情

14. (2010届江西省正大学校高三周练)2009年8月11日,上海市检察机关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胡士泰等4人作出批捕决定。力拓的商业间谍行为让中国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涉及国际市场上的原材料购买、知识产权等各个方面。这一事件启示我们(  )

  ①在扩大开放中要重视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②要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③要减小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 ④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要企业涉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  C

试题详情

13. (2010届湖南省衡阳市三校12月联考)2009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农业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做好秋冬种工作。会议决定,明年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每市斤均提高3分钱,其中,白小麦每市斤提高到0.9元,红麦和混合麦每市斤提高到0.86元。同时适当提高稻谷特别是优质稻最低收购价格。上述做法

①有利于扩大农村小麦的生产规模  ②说明小麦生产供不应求  ③说明价格是调节供求关系和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机制  ④说明商品价格主要是由国家决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  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