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2709  262717  262723  262727  262733  262735  262739  262745  262747  262753  262759  262763  262765  262769  262775  262777  262783  262787  262789  262793  262795  262799  262801  262803  262804  262805  262807  262808  262809  262811  262813  262817  262819  262823  262825  262829  262835  262837  262843  262847  262849  262853  262859  262865  262867  262873  262877  262879  262885  262889  262895  262903  447090 

34.下面是“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生质体A和原生质体B的融合必须要有PEG等诱导

B.在由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过程中,包含了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

C.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愈伤组织,其代谢方式是自养需氧型

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试题详情

33.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抑制

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试题详情

32.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试题详情

31.植物细胞内线粒体与叶绿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在夜间,线粒体可为叶绿体提供CO2,参与暗反应

   B.在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O2,并在线粒体内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基质中分布着相同的酶

D.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DNA,而叶绿体基质中还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试题详情

25.内质网与核膜、细胞膜相连,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

A、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B、扩展细胞内膜,有利于酶的附着

C、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D、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与细胞分裂有关

试题详情

24.关于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和线粒体中

B.次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产生的最佳时期是稳定期

C.在培养基中加高浓度的食盐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D.病毒的刺突是抗原决定簇,决定了病毒的抗原特异性

试题详情

23.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也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试题详情

22.下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甲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B.下丘脑还可产生某种释放激素直接促进激素甲的分泌

C.该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缺乏激素甲的病人体内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会增加

试题详情

21.下列关于淋巴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因子可诱导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

B.淋巴因子可增强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

C.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

   

D.淋巴因子主要是通过加强各种抗体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试题详情

20.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突变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B.细胞膜上甘氨酸的载体蛋白结构发生变化

C.诱变处理破坏了甘氨酸载体合成的相关酶的基因   

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的基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