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下面是“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生质体A和原生质体B的融合必须要有PEG等诱导
B.在由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过程中,包含了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
C.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愈伤组织,其代谢方式是自养需氧型
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3.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抑制
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32.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31.植物细胞内线粒体与叶绿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在夜间,线粒体可为叶绿体提供CO2,参与暗反应
B.在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O2,并在线粒体内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基质中分布着相同的酶
D.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DNA,而叶绿体基质中还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25.内质网与核膜、细胞膜相连,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
A、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B、扩展细胞内膜,有利于酶的附着
C、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D、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与细胞分裂有关
24.关于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和线粒体中
B.次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产生的最佳时期是稳定期
C.在培养基中加高浓度的食盐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D.病毒的刺突是抗原决定簇,决定了病毒的抗原特异性
23.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也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22.下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甲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B.下丘脑还可产生某种释放激素直接促进激素甲的分泌
C.该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缺乏激素甲的病人体内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会增加
21.下列关于淋巴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淋巴因子可诱导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
B.淋巴因子可增强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
C.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
D.淋巴因子主要是通过加强各种抗体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20.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突变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B.细胞膜上甘氨酸的载体蛋白结构发生变化
C.诱变处理破坏了甘氨酸载体合成的相关酶的基因
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的基因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