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分)为了研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⑴为了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同时向各试管注入lml唾液淀粉酶溶液,并保温5min; ③同时向各试管滴1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温5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
a.请写出完成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 .
b.某同学做完该实验:三支试管内都出现了蓝色,经过检查,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均正确,所用的试剂.器材等均符合实验要求,那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相应的解决方法是 .
(2)为了探索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A-E;
②往5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溶液;
③按下表要求调节各试管内的pH;
试管编号 |
A |
B |
C |
D |
E |
pH |
4 |
6 |
7 |
8 |
10 |
④现有稀释的鸡蛋清液体和鸡蛋煮熟后的蛋白碎块供选择,应该选择 作为底物加入5支试管中进行实验,效果较好:理由是
⑤将5支试管均置于相同的适宜温度条件下,记录消化蛋白质所用的时间。
下表为某同学以其中的一种底物进行实验所测得的时间:
试管编号 |
A |
B |
C |
D |
E |
pH |
4 |
6 |
7 |
8 |
10 |
消化蛋白质所用的时间(min) |
>100 |
30 |
18 |
11 |
35 |
a.从表中可知,在上述各pH条件下,胰蛋白酶活性最强的是pH= 。是否可以认定该pH就是胰蛋白酶的最适pH? .
b.为判断蛋白质是否被消化,某同学选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这一做法是否正确? 。说说你的理由: 。
31.Ⅰ.(每空2分,共14分)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发现了一种遗传病,患者均不能存活至婚育年龄。右图是某个家族此遗传病的系谱,请回答:
(1)由图推断,该疾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遗传病。
图中Ⅲ-4和Ⅲ-5再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
(2)经调查,世界范围内每3500个男孩中会有一个此种遗传病患者,则该病在女性中出现的几率为 。
Ⅱ.甲图为XY性别决定生物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II-1、II-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如甲图所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由于染色体分裂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EEeXbD的精子,则其余三个精子的
基因型是 。
(2)假设一个甲图所示的精原细胞中的两个DNA,用15N
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
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是 。
(3)基因D、d控制的相对性状遗传与性别有关吗?
试举一例: (写出亲本即可,只写
基因D、d)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
和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上图中的 片段。
30.(16分)与有机物B相关的反应信息如下:
(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C→H______________,B→D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C的结构简式:E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3)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K有如下特点:1molK可以和3mol金属钠发生反应放出33.6LH2(标准状况下),1molK可以和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1molCO2,1molK还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生成2moIAg,试写出K的所有结构简式(2个或2个以上羟基不可连在同一个碳上)
(4)写出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F与足量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烃M的式量比B小20,已知M的结构中只含有一个官能团,只含有一个甲基,含有一个六元环,则M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29.(18分)有关铜的性质研究
(Ⅰ)铜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被腐蚀变为Cu2(OH)2CO3。下列图一装置中,铜腐蚀的速度最慢的是(填图一装置序号) ,久置装置Ⅱ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Ⅱ)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同时可以测定铜的式量。(夹持装置省略)
(1)A中加入的混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铜的式量,可以获取有关数据的装置 ,需要加热的装置 ,
有明显错误的装置 (均填序号)
(3)有同学认为氧化铜可以作为氧化剂氧化氨气得到一氧化氮,已知0.08gCuO在通常条件下反应放热52J,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若此同学想在D中收集到的大量的硝酸溶液,以下装置中需要装入的药品名称为
A B D_____________,
28.(12分)
根据反应框图填空,已知,其中B.G.I.J.L均为常见单质,B.D.J.L为气;A是生产F的重要矿石原料的主要成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0,是离子化合物,阴离子中各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构型;M溶液焰色为黄色。
(1)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用电子式表示M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
(2)K+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⑤中工业生产及应用中常见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标况下生成D气体100a立方米,所需要的A的质量为 吨(假设原料无其他损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7.(14分)
铬是人体必需元素,如含量不足会影响糖类和脂类的代谢,过高则会引起急性中毒。有关含铬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需用氧化剂的是(填编号)。
(2)工业上处理含Cr2O72-的废水时,一般将剧毒的Cr2O72-转化为Cr3+,以碳为阴极,铁作阳极,电解处理含NaCl.Cr2O72-的酸性废水。写出电极反应和溶液中进行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阳极 溶液中
(3)由题干可推知要将Fe3+溶液中的杂质离子Cr3+除去,反应过程中涉及到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
(4)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c二步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SO2+Cr2O5SO3+
Cr2O4
4CrOSO4+O22Cr2O5+4SO3。
该反应的催化剂是 (写化学式)
工业制硫酸时,此反应在 设备中进行,
工业废水用 吸收(写名称)
(5)550 ℃时,将2.0 mol SO2和1.0 mol O2置于5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下列措施中能使n(SO3)/n(SO2)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
B. 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C.再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
D. 再充入1 mol SO2和1 mol O2
26.(20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一.第三象限有大小相等.垂直纸面向朝里的匀强磁场,第二象限有平行于纸面沿-
方向的匀强电场E2 ,第四象限有平行于纸面沿+
方向的匀强电场E1一质量为
,电量为-
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
轴上的(
)点以速度
沿-
方向进入第四象限的电场中,后由
轴上的某点
沿+
方向进入第二象限的电场中,最后从
轴上的某点
沿-
方向再度进入第四象限。已知
,
。求
(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带电粒子从第一象限进入第四象限时点的坐标
(3)带电粒子第一次经过全部四个象限的时间
25.(18分)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º的斜面上放置一段凹槽B,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槽内靠近右侧壁处有一小球A,它到凹槽内左壁侧的距离d=0.10m.A.B的质量都为m=2.0kg,B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A.B之间的摩擦,斜面足够长.现同时由静止释放A.B,经过一段时间,A与B的侧壁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不损失机械能,碰撞时间极短.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与B的左侧壁第一次发生碰撞后瞬间A.B的速度.
(2)在A与B的左侧壁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的这段时间内,A与B的左侧壁的距离最大可达到多少?
24.(16分)
上海世博会以 “零垃圾.低排放”为目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材料,全世界海洋能的可再生量,从理论上说近800亿千瓦。其中海洋潮汐能含量巨大.海洋潮汐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而引起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理论证明:月球对海水的引潮力与
成反比,即
。同理可证
。
潮汐能的大小随潮汐差而变,潮汐差越大则潮汐能越大。加拿大的芬迪湾,法国的塞纳河口,我国的钱塘江,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恒河口等等,都是世界上潮汐差大的地区。1980年我国建成的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子工业站,其装机容量为3000kW,规模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法国的浪斯潮汐电站。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4×106m.月球绕地球可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通过估算再根据有关数据解释是月球还是地球对潮汐现象起主要作用?
(月球的公转周期约29天.)
23.(8分)衡水中学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其中探究意识很强的一名同学将一条形磁铁放在转盘上,如图甲所示,磁铁可随转盘转动,另将一磁感强度传感器固定在转盘旁边,当转盘(及磁铁)转动时,引起磁感强度测量值周期性地变化,该变化与转盘转动的周期一致。经过操作,该同学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在图像记录的这段时间内,圆盘转动的快慢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圆盘匀速转动时的周期是_______s。
(3)该同学猜测磁感强度传感器内有一线圈,当测得磁感强度最大时就是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时。按照这种猜测 ( )
A.在t = 0.1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B.在t = 0.15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C.在t = 0.1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达到了最大值。
D.在t = 0.15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达到了最大值。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