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4272  264280  264286  264290  264296  264298  264302  264308  264310  264316  264322  264326  264328  264332  264338  264340  264346  264350  264352  264356  264358  264362  264364  264366  264367  264368  264370  264371  264372  264374  264376  264380  264382  264386  264388  264392  264398  264400  264406  264410  264412  264416  264422  264428  264430  264436  264440  264442  264448  264452  264458  264466  447090 

60.魏源在《海国图志》、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都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并给予较高评价。新思想的倡导者们这样做

    ①是在分析“夷情虚实”,探求“驭夷之方”

②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以求抗敌御侮 

    ③表现了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朦胧向往

④对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Ⅱ卷

(综合题  共3小题,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试题详情

59.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试题详情

58.关于《海国图志》、《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社会经济主张方面,《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基本一致

②在学习西方的层次上,《资政新篇》是对《海国图志》的重大突破

③在反封建方面,《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④在能否实行方面,《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都不可能实行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57.1861年1月奕?在奏折中说:“综观天下大局是今日御夷,譬如蜀之待吴,蜀与吴,仇敌也,而诸葛亮秉政,仍遣使通好,约共讨魏。”对材料理解最全面的是 

    A.视太平天国为威胁清朝统治的头号敌人  

B.清政府已决定了“借师助剿”的方针

    C.主张与列强“和好”共同镇压太平天国  

D.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试题详情

55.“兴医院以济疾苦。仰体天父……立医师,必考取数场然后聘用,不受谢金,公义者司其事。”应引自

    A.《望厦条约》  B.《变法通议》   C.《应诏统筹全局折》   D.《资政新篇》

试题详情

54.依据相关条约,法国传教士不失时机地在天津建造了望海楼教堂,这是近代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请判断该教堂最早应建造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

A.《望厦条约》          B.《黄埔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试题详情

53.“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将一座好神州化作烟世界。一方好田地,尽把罂粟栽。一个好人家,尽将烟器摆。一条好花街,尽把烟馆排。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这首民间歌谣反映的社会问题最早出现于

A.明朝后期            B.清朝中期鸦片战争前  

C.鸦片战争后           D.太平天国时期

试题详情

52.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  

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 

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51.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说:“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上述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A.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 

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C.西方传教士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     

D.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