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4329  264337  264343  264347  264353  264355  264359  264365  264367  264373  264379  264383  264385  264389  264395  264397  264403  264407  264409  264413  264415  264419  264421  264423  264424  264425  264427  264428  264429  264431  264433  264437  264439  264443  264445  264449  264455  264457  264463  264467  264469  264473  264479  264485  264487  264493  264497  264499  264505  264509  264515  264523  447090 

4、(06河南)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的琴声是靠      振动产生的。演奏前,演员们常常要调节一下琴弦(拧紧或放松),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      

试题详情

3、(06黑龙江)编钟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用相同的方法敲打大小不同的编钟能发出不同       的声音。

试题详情

2、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试题详情

填空题

1、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系,人们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就越________。

试题详情

学完本章要常识性的了解到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使人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就是乐音。

声音的三个特性:

A、  音调:声音的高低,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高低”问题。

   ①决定音调的因素:频率 (教师再将一下频率的概念、单位)

   ②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③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

④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其他动物可以听到超声波、次声波。

B、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它由物体的振幅决定。

   教师比较频率和振幅的不同。

C.音色:某种声音所独具的特质。如二胡、小提琴,无论在白天、黑夜、人们都能区分,就是它们的音色不同之使然。

   例题6:2006年福州市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

例题7:(江苏省宿迁市2006)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例题8:浦东新区2006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三个特征全都有。

试题详情

第二课时

试题详情

4. 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 l )实验器材: ( 2 )实验步骤: ( 3 )实验分析与结论:

试题详情

3.小玉爱听收音机,他发现收音机里的报时声“嘟、嘟、嘟……”共有六响,从第一声到最后一声,前后间隔10秒钟,最后一响声调比较高。有一天,他听过手中收音机响过最后一响后,远处楼里又传来最后一响的报时声,这是为什么?

试题详情

2、(06年广西桂林)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等一系列现象后,可运用       的方法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试题详情

1、(06年福建泉州)南音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风情气息而被誉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在闽南民间广泛流传。它的主奏乐器琵琶(南琶),弹奏时那缠绵深沉的琴声是靠琴弦      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传到人的耳朵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