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8分)某科研单位在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时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
(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接种时通常采用 方法,把聚集的菌种逐步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盐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___________。
(2)该细菌所含的耐盐基因可通过酶切法获取,作为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导入小麦中,其过程如右图所示。其中A为 ,耐盐基因的小麦细胞还应经过 ,在此过程中还将使用 两种植物激素,从而最终可获取含耐盐基因的小麦植株,当然这些小麦植株并不一定具有耐盐的特性,这是因为 。
(3)图中C还可用于其他工程细菌中,若成功导入大肠杆菌内,则可能使大肠杆菌获得哪些特性?
30.(16分)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请回答:
(1)明蟹的青色壳是由 对基因控制的。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有 种,分别是 。
(2)两只青色壳明蟹交配,后代成体只有灰白色明蟹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亲本基因型组合为 或 。
(3)AaBb×AaBb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型为 ,其比例为 。
(4)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 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9. (16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问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 ,尿素含量 。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 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可用于合成细胞 中的 、 、 、 (写出四种细胞结构)上的蛋白质。 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 (生理过程) 作用为细胞提供能量。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细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 的特性。
5.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克隆不是无性繁殖
B.细胞核移植是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步骤
C.灭活的仙台病毒通过溶解磷脂双分子层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D.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一样
4.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脂肪鉴定实验中要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种子切片
B.植物向光性实验中,常用玉米、小麦等单子叶植物幼苗做实验材料
C.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都是常用的取样调查法
D.观察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量,可以用来比较过氧化氢酶与Fe3+的催化效率
3. 运动员在参加激烈的比赛过程中,此时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
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
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
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调节
2.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电流表 的两个微型电极a、d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ab=bd),在b点给一个强刺激,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几次偏转,偏转方向为
A.一次,向左
B. 两次,两次均向右
C. 两次,第一次向左,第二次向右
D.两次,第一次向右,第二次向左
1. 下列是四幅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氧气浓度为a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强度相同
B.乙图中如果再提高CO2浓度,则b点一定上移
C.丙图中,温度为t4℃时,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大
D.丁图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e代表类胡萝卜素
第一步、读懂论题是关键
第二步、结合论题提炼总论和分论,分论围绕总论,总论围绕论题。
第三步、根据分论展开论述,知识点的展开是关键。
第四步、论据千万不要忘,举例后面带说明。
★ 归根结底是背书,记忆重点、难点知识 ★
附件1:[较差]
附件2:[优秀]
2、每个分论点要求:
(1)提炼分论点,围绕分论点进行展开 必备的基础能力 9分
(2)深入论述 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 3分
(3)举例并说明(呼应分论点) 3分
(4)各论点之间的逻辑 3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