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5487  265495  265501  265505  265511  265513  265517  265523  265525  265531  265537  265541  265543  265547  265553  265555  265561  265565  265567  265571  265573  265577  265579  265581  265582  265583  265585  265586  265587  265589  265591  265595  265597  265601  265603  265607  265613  265615  265621  265625  265627  265631  265637  265643  265645  265651  265655  265657  265663  265667  265673  265681  447090 

19.(6分)(1)对人类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深入研究;(2)对外星生命和宇宙起源的不断追问。

一点,3分。内容概括准确,2分;语言简洁,无语病,1分;超过字数扣1分。

试题详情

18.(6分)答案略。

内容具有激励性,2分;语言鲜明生动,2分;运用修辞恰当,2分。

试题详情

17.(6分)都江堰的水启示我们,在现实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蹉跎生命,而要把生命融入永恒,就要奉献自己,造福人类;(3分)九寨沟的水启示我们,不能沉迷现实而背弃心灵,要在庸俗市侩、欲火利海中保持纯洁与崇高。(3分)

   主观性试题,意思正确即可给分。

试题详情

16.(4分)反对世人把李冰父子神话,强调李冰父子打破水的神话,把它引入现实造福人类的历史功绩,(2分)突出都江堰的水是入世的现实的水。(2分)

试题详情

15.(6分)因为都江堰的水有着现实的功用,浇灌着农田,哺育着人类,人们看到的是将自己化为在平凡土地上存活的生命的现实境界;(3分)九寨沟的水,远避尘嚣,不染尘俗,洗涤污浊,人们看到的是将自己化为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境界。(3分)

试题详情

14.(6分)“经典”是指“最典型、最具代表性”。(1分)这里指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最富个性、最值得一看,是树立在人类面前的两面镜子;(3分)表达出作者对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的高度赞美之情。(2分)

试题详情

13.(5分)

(1)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灭六国者六国也  族秦者秦也

(2)芙蓉泣露香兰笑  老鱼跳波瘦蛟舞  有如此之势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只给一题评分。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试题详情

12.(8分)

(1)(4分)这二句写离别时凄清、昏暗的环境。(1分)前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声响。后一句写室内:天将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1分)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渲染出离人内心的孤独、凄惶以及离别朋友时的依恋不舍。(2分)

(2)(4分)这里“同”字照应首句的“共”字,更显缠绵悱侧、依依难舍之情。(2分)以问句作结,是对再聚首的深切期盼,更平添几分离别的伤痛之情。(2分)

主观性试题,意思正确即可给分。

试题详情

11.(10分)

(1)(5分)父亲对他的意愿感到惊奇,答应给他讲授《左氏》。过了一年,就通览了许多史书。和哥哥刘知柔都因擅长文词在当时知名。(译出大意,2分。“奇”“许”“善”译正确一处,1分)

(2)(5分)刘子玄自认为虽在当时被任用,却不能实现他的志愿,于是编撰《史通》内篇、外篇共四十九篇,讥讽品评现在和过去。(译出大意,2分。“见用于时”“遂”“乃著”译正确一处,1分)

试题详情

10.C(“自己的才识得不到重识而提出辞职”错)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子玄,名叫知几,因为避讳唐玄宗,所以用“子玄”这个名字来称呼。十二岁时,他的父亲刘藏器给他讲授《古文尚书》,学业不见长进,父亲生气,鞭打督促他。后来听说他的给兄长们讲授《春秋左氏》,冒昧去听,退下来后就辨析疑难,叹息说:“书像这样,儿怎么会懈怠!”父亲对他的意愿感到惊奇,答应给他讲授《左氏》。过了一年,就通览了许多史书。和哥哥刘知柔都因擅长文词在当时知名。考中进士,被派到获嘉做主簿。

几度升迁做到凤阁舍人,兼撰写国史。中宗时,提拔做太子率更令,以耿介正直要求自己,几年没能升迁。适逢天子西回长安,刘子玄自己请求留在东都,三年,有人说刘子玄身为史官却私自著述,用驿马把他召回京城,担任史职。调任秘书少监。当时宰相韦巨源、纪处讷、杨再思、宗楚客、萧至忠都兼任监修,刘子玄苦于长官太多,意旨不一,而萧至忠多次指责他编写没有成效,又加之仕途不顺,于是上奏请求罢职。向萧至忠讲“五不可”,又说:“朝廷虽重用他的才能,但在礼貌待遇上却欠优厚。”萧至忠拿到他的奏疏,深感惆怅惋惜没有准许他离职。楚客等人憎恶刘子玄说得直率,对史官们说:“这个人撰写史书,想把我们置于何地?”

当初,刘子玄编写《武后实录》,有所改正,而武三思等人不听从。刘子玄自认为虽在当时被任用,却不能实现他的志愿,于是编撰《史通》内篇、外篇共四十九篇,讥讽品评现在和过去。徐坚读后,感叹道:“做史官的应把此书放在案头。”刘子玄内负才能未能完全施展,就把国史委托给吴兢,另行撰写《刘氏家史》和《谱考》。

开元初年,升任左散骑常侍。逢上儿子刘贶任太乐令,犯事被治罪,刘子玄向宰相请求,玄宗发怒,刘子玄被贬为安州别驾。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刘子玄掌管国史近三十年,官位虽然升迁,而担任史职常常照旧。礼部尚书郑惟忠曾经问他:“自古以来文士多,史才少,为什么呢?”刘子玄回答说:“史家有三长:才、学、识。世上很少有人兼备的,所以史家少。有学无才,犹如愚笨的商人拿着黄金,不会经营生意;有才无学,犹如精巧的工匠没有楩柟斧斤,不能建成房屋。无论好坏都一定记载下来,使骄横的君王邪恶的臣子都知道畏惧,这就是史家的最高境界。”时人认为这是实在话。刘子玄善于持论,辨析引据明情透辟,看当时的文人都在自己之下,朝廷有议论著述他常参加。他去世后,玄宗下诏叫河南府到他家抄写《史通》,读后叫好。追赠他为工部尚书,谥号为文。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