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某星级宾馆安装一高档电梯,在电梯的底板上安装了一压力传感器,在竖直墙壁上的显示盘上可显示人对传感器的作用力,某乘客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用照相机进行记录了相关的信息,如图7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图(a)和图(e)可估测出电梯向下制动时的加速度
B.根据图(a)和图(b)可估测出电梯向上制动时的加速度
C.根据图(a)和图(c)可知人的机械能在减小
D.根据图(a)和图(d)可知人的机械能在减小
[猜题理由]①本题是从一道模拟题演变而来,这符合高考题呈现的一条思路;②本题的物理情境较新,在考查知识的同时还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区分度较高;③本题看似与平时的训练非常相似,但又有较大的差别,特别在机械能增减的判断上,具有较强的迷惑性。
20.如图5所示,abcd是一个质量为m,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如从图示位置自由下落,在下落h后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该磁场的宽度也为L。在这个磁场的正下方h+L处还有一个未知磁场,金属线框abcd在穿过这个磁场时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2B
B.未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
C.线框在穿过这两个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电能为4mgL
D.线框在穿过这两个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电能为2mgL
[猜题理由]线框类问题是考查电磁感应的常见题型,高考中电磁感应往往还和能量相综合,该题以一个常见问题为原型,并做了较大的修改和加工,使其难度更大,考查的角度更多,完全具备高考试题的特点。
19.2010年3月5日12时5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九号”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卫星的运动轨道为一椭圆,如图3所示,地球的球心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A、B两点分别是卫星运行轨道上的近地点和远地点。若A点在地面附近,且卫星所受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则( )
A.运动到B点时其速率可能等于7.9km/s
B.运动到A点时其速率一定大于7.9km/s
C.若要卫星在B点所在的高度做匀速圆周运动,需在B点加速
D.若要卫星在B点所在的高度做匀速圆周运动,需在A点加速
[猜题理由](1)高考对卫星的发射考查较多,多以我国近期发射活动为命题背景。(2)高考中有关卫星发射的问题大都从卫星变轨和宇宙速度两个角度进行考查,估计今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18.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理想气体的压强增大,其体积一定减小
B、理想气体经历等温吸热过程,体积可能不变
C、理想气体经历等压压缩过程,温度一定降低
D、吸收热量,可能使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体积增大
[猜题理由]热学是广东今年高考新增的必考内容,而且规定占8%左右的分数,但由于试卷的特点,这个内容很有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本题这样的考题可以考的知识点很广,在广东高考中很有可能出现。
17.如图10所示中的虚线两个等量点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若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后恰能沿图中的实线运动,b点是其运动轨迹上的另一点,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由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正功
B.由a到b的过程中带电粒子的动能减小
C.若粒子带正电,两等量点电荷均带正电
D.若粒子带电负,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猜题理由]本题以两个等量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为背景考查电场的分布规律,以及带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能量的变化,延续了高考题的出题思路,本题的创新在于题目只给出了等势线,这给学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提高了题目的区分度。
16.如图8所示为某工厂装载货物的原理示意图,设传送AB的长度为8m,货物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力因数为0.6,货物以初速度10m/s滑至传送带的A端,车厢长为12m,车厢的顶部到B顶端的高度差为1.25m,通过调节传送带(瞬时针)的速度可合理地将车厢装满以实现自动装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车厢到B的水平距离至少1m时,货物才能装进车厢
B.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货物不可能装进车厢
C.只要传带的速度足够大,货物就可到达车厢的右端
D.若要货物达到车厢的右端,司机需要把车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猜题理由]①本题的物理情境较为常见,但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较广泛;②传送带问题一直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同学们的难点,而本题对相对运动的考查较为细腻且全面;③由于实际物体的限制本题中出现了多个临界问题,区分度较高。
15.2010年2月10日进行的东亚四强赛中,血性的中国队最终以3-0击败韩国结束了32年在国际A级赛中不胜对手的尴尬纪录。在足球比赛中存在着广泛的物理知识的应用,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一维坐标系描述裁判员的位置变化
B.在比赛的整个过程中足球的平均速度几乎为零
C.研究运动员的位置变化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D.在比赛的整个过程中合外力对足球做的功为零
[猜题理由]本题背景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信息,以此为情境考查符合高考出题的一条思路,本题中考查的直线运动中最基础的知识点,对容易忽视基础的同学提出了较高了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也是一种能力,从一定程度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4.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S=6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过程如图2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当t=4s时两车相遇
B.当t=4s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
C.两车有两次相遇
D.两车有三次相遇
[猜题理由]①追及相遇问题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09年海南省、08年宁夏省出现一次,大多数省份以图象为中心对直线运动进行考查,把图象问题与追及相遇问题相结合将成为高考题的一条新思路;②本题中设置了多个学生在平时易出现的盲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13.如图1所示,两个三角体由两种具有不同动摩擦因数的材料拼接而成,下侧的动摩擦因数大于上侧的动摩擦因数,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600和300,已知物块从M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一直加速下滑,过O点后恰好滑到N点,不计物块过O点时机械能的损失,物块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猜题理由]①图象问题是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近几年各个省份几乎每年都有涉及,在2010年的高考大部分省份也必考查图象问题;②08、09年的高考题中大部分省份单独以运动对图象进行了考查,或者与追及相遇问题相结合,所以10年的高考题可能向动力学方向创新。
12.如图所示,质量M=4Kg长为L=10m的木板停放在光滑水平面,另一不计长度质量m=1kg的木块以某一速度从右端滑上木板,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若要使木板获得的速度不大于2m/s,则木块的初速度VO应满足的条件( )
A VO≤8m/s B VO≤10m/s
C VO ≥15m/s D VO≥20m/s
[猜题理由]子弹打木块问题很好的考察了力学几大规律,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但本题学生容易想当然的认为最后二者合二为一选B而漏选C选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