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随便省略句中字词也会引起歧义。如:买车、船、飞机、饭票在服务台。此句中漏了三个“票”字,应为“车票、船票、飞机票”。
消除歧义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9、 代词指代不明也会出现歧义。如:同学们很喜欢音乐教师王老师,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此句有不同的理解。“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可指同学们,也可指王老师。
8、 标点不当引起。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运用不当,多用或少用,都可能引起歧义。如:收购站营业员因认真执行规定,对收购进来的有病猪肉,未按该站主任的意图,加盖“合格肉”图章,以致遭到迫害。此句所要表达的本意是:营业员没有给有病猪肉加盖“合格肉”图章,违背了主任的意图,所以遭到迫害。但却在“意图”后面加了一个逗号(此处不应停顿),意思就变成:营业员给有病猪肉加盖了“合格肉”图章,违背了主任意图,所以遭到迫害。意思刚好相反。
7、 语义不明引起。话语中某些词或短语语义不明确,也会引起歧义。如:做剖腹产手术的是我姐姐。此短语中“做剖腹产手术的”可以理解为医生,也可以理解为病人。
6、 “和”字连接的前后部分界限不清引起。如:中学生和大学生中的一部分。此短语可以表示一部分中学生和一部分大学生;也可以表示全体中学生和一部分大学生。
5、 层次划分不同形成。同样的一句话,层次划分不同,可能产生歧义。如: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表示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表示自己水平不够,不能完成任务。
4、 结构划分不同形成。同一个短语或同一句话,在语法结构上划分不同就会产生歧义。如:妈妈想要炸大虾。此句中的“炸大虾”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表示妈妈想做“炸大虾”这件事;也可理解为名词,表示妈妈想要“炸大虾”这道菜。
3、 同音词引起。汉语中有许多同音词,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在口头表述时可能产生歧义(书面表达时没歧义)。如:他是班里唯一一个有礼貌的同学。其中“貌”和“帽”都读“mào”,听起来有不同的理解,口头表达有歧义。
2、 多音词引起。句子中某个词是多音的,那么在书面表达时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不一定出现歧义)。如:这个人好说话。此句中的“好”可读“hào”,表示爱好、喜欢;也可以读“hǎo”,表示易于、便于的意思,但书面反映不出来,故存在歧义。
1、 多义词引起歧义。一个句子里有某个词是多义的,这个句子可能成为多义句。如:这本书是黄色的。此句中“黄色”可以表示颜色,也可以表示色情。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