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设曲线在点M处切线斜率为4,则点M的坐标为
(A)(,) (B)(1,1) (C)(0,0) (D)(1,3)
2.今有一组实验数据如下
|
1.99 |
3.0 |
4.0 |
5.1 |
6.12 |
|
1.5 |
4.04 |
7.5 |
12 |
18.01 |
其中能最近似地表达这些数据规律的函数是
(A) (B) (C) (D)
1.设全集,集合,集合,则:
(A) (B)
(C) (D)
39.(5)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西藏的光辉历程证明了事物是发展的,西藏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充分相信西藏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也必将有美好的未来。(4分)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事物的发展。民主改革、中央财政的支持都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西藏发展的表现,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事物的发展。(3分)
③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中央财政的支持为西藏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加快了西藏的发展,我们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3分)
(6)①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2分)
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证国家的统一,充分发挥本地的积极性。(2分)
③坚持民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的和谐民族关系。(2分)
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爱教同爱国爱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坚决反对利用宗教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4分)
38.(1)表一显示:2007以来,尤其是2008年底我国出台了扩大内需十大措施,确定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我国投资和消费对GDP贡献率呈上升态势,其中投资对GDP贡献率增加较快;受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净出口对GDP贡献呈下降趋势,2009年上半年更是出现负增长,这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4分)
表二显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08年第三、四季度GDP增长呈下降态势,09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国扩大内需十大措施,4万亿经营刺激计划的作用开始显现,GDP呈上升趋势。(2分)
(2)企业增强创新能力:①有利于企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成本。②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6分)但企业能否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还有其他很多的因素,比如说企业是否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是否有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是否优秀等。所以,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就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4分)
(3)①在此次金融风暴中,不同的企业具体情况不同,产生不同的结果,表明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3分)②走危机要进行自主创新,抓住了主要矛盾,坚持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3分)③自主创新,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是应对危机的重要途径,坚持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2分)
(4)①履行经济职能,统筹规划,制定扶持政策,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②履行文化职能,重视科技人才培养,促进科技事业发展。③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自主创新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④发展国际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每点2分)
35.截至2009年11月11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已先后为1110艘船舶护航,并成功解救12艘遭海盗劫持的外国船舶,为国际海域安全作出贡献,体现了中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负责大国形象。这说明
①我国支持联合国进行的有积极意义的工作
②维护本国利益是主权国家开展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世界各国的利益
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的坚定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34.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民族乡(镇)多分布在边、远、山、穷的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相对缓慢和滞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帮助扶持民族乡(镇)经济文化发展政策、法规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民族乡(镇)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
A.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
B.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家扶持
C.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D.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33.“60年来,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与新中国一路同行、成就卓著;展望未来,多党合作事业重任在肩、前景远大。”下列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掌政权
②民主党派全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
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民主协商,互相监督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