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图中字母与其所对应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组合正确的是 ( )
A.S-向斜-山谷 M-背斜-山地 V-断层-山谷
B.S-背斜-山谷 M-向斜-山地 V-断层-山谷
C.S-向斜-山谷 M-断层-山谷 V-背斜-山地
D.S-断层-山谷 M-向斜-山谷 V-背斜-山地
2.下列关于图中陆地区域发生地理现象的叙述,可信的是 ( )
A.3-5月份,昼变长 B.6-8月份,昼变短
C.9-11月份,昼变长 D.12-次年2月,昼变短
读下图回答3-4题。
1.如图所示,海拔最高的地方,位于图中心点的 ( )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
31.(1)D
(2)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3)种类 越强 一定限度 遭到破坏
(4)亚硫酸、硝酸 酸雨 生态平衡
30.(1)氨基酸种类及排列顺序
(2)氨基酸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
(3)催化 调节 免疫 运输
H
(5)多样性 其功能的多样性
(6)570 3444
(7)蛋白质分子结构中的某些键断裂,使结构紊乱,失去了生物活性
29.(1)丙 ①因反应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 ②通入H2的导气管应伸入到氧化铜的上方,有利于将试管中的空气排净。
(2)反应前除要称量样品质量外(已知ag),还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装置D(含NaOH溶液)的质量,为测定铜绿的质量分数留存数据 将B中的导气管升高至离开酸液液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酸液倒流 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 防止还原后的灼热的铜再被氧化 样品由绿色变成黑色, 最后变成光亮的红色
(3)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
26.
(1)取代 酯化
27(l) (2)
(3)BaCO3或BaCO3和BaSO4的混合物 在所得沉淀丙中加入稀盐酸,若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沉淀丙是BaCO3;若沉淀仅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丙是BaCO3和BaSO4的混合物。
(4)气体甲有5种可能:①H2S ②SO2 ③CO2 ④CO2 和H2S ⑤CO2和SO2
(5)Na+、、、、、、、、。提示:第一步,对给出的阳离子进行分析。在9种离子中加入过量的强酸HBr时能生成气体甲,说明原溶液中至少有 、、这 3种里面的一种,则可推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进而推出淡黄色沉淀甲一定不是,肯定是单质S。也即说明原溶液中的和一同时存在。既然原溶液中含有,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含和 。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Na+。
第二步,对给出的阴离子进行分析。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3,有白色沉淀乙生成,这只能是沉淀,进而推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在第一步操作(即加入过量HBr)时,把它转化成,生成的再与加入的NH4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沉淀并放出CO2。
另外,溶液甲中剩余的HBr可与加入的NH4HCO3反应放出CO2,所以气体乙是CO2。溶液乙中加入过量的Ba(OH)2共热,放出的气体丙是NH3。所得白色沉淀丙的组成有两种可能:若原溶液中无,沉淀丙是BaCO3;若原溶液中有,则沉淀丙是BaCO3和BaSO4的混合物。
不能肯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气体甲的成分要分两种情况来确定:若原溶液中无,则气体甲可能是H2S,也可能是;若原溶液中有,则气体甲的成分又有3种可能,即CO2、CO2和H2S的混合物、CO2和CO2的混合物。
28(l)O2 CO (2)
24.解:(1)因带电粒子的加速度方向沿电场方向,故可以肯定粒子带正电。撤去电场加上磁场后带电粒子仍从e点飞出,因此可确定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如图所示。
(2)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做类平抛运动。设盒子边长为L,粒子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从a点运动到e点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知识有
解之可得
撤去电场加上磁场后,设粒子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得 ②
由上式看出,要比较E、B,就必须找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O,从而确定半径R的大小。
如图所示,弦ae的中垂线必过粒子圆周运动的圆心。因粒子进人点所受洛伦兹力F的方向沿ab边,因此ae 弦的中垂线与ad边的交点即为圆心O。由几何关系有
解之得R=5L/8
将其代入②式可得 ………………③
由①③即得
25解:(1)物体m从点A滑至点B机械能守恒,得;物体m滑上小车运动至D时,物体与小车系统动量守恒,得,设物体与小车间的摩擦力为f,对物体与小车系统应用动能定理得:,对物体m,有;物体滑至最高点P,设点P距点E高为h,由机械能守恒得:
,联解得:h=R/4;。
(2)物体从轨道 EF滑下将滑上小车时具有动能为:,而物体与小车系统在前面运动过程中已损失能量为,由<可知物体在小车滑到壁BC之前已相对小车静止,且不能到达车左端。设物体、小车共同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设物体相对小车运动位移为s1,由动能定理得,联解得:s1=R/4。
当小车与壁BC相碰停下后,物体m将以速度v2在摩擦力f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设滑行距离为s2,由动能定理得,解得 s2= R/8。所以物体停止点到小车右端距离s为:。
23.解:本题的物理过程较简单,多数同学都能列出两个方程式。设碰撞前后两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1、v2和v’1、v’2,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
………………①
…………②
可是,两个方程式四个未知量,不能求解。有些同学到此“思维卡壳”,解题陷入困境。要摆脱困境,须重新审题,继续挖掘隐含条件。仔细分析题文中“要求碰撞前两粒子的总动能为最小”和“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为定值E0”的条件,可获得信息,两粒子碰撞后的动能之和为零(这是本题中的隐含条件),即有
……………………③
由于动能不能为负值,因而有
v’1=0, v’2=0………………④
将④代入①②解得
负号表示碰撞前两粒子速度方向相反。
22.(1)测量Rx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2) I为电流表A2的读 数,U为电压表V2的读数,为电压表V2的内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