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7583  267591  267597  267601  267607  267609  267613  267619  267621  267627  267633  267637  267639  267643  267649  267651  267657  267661  267663  267667  267669  267673  267675  267677  267678  267679  267681  267682  267683  267685  267687  267691  267693  267697  267699  267703  267709  267711  267717  267721  267723  267727  267733  267739  267741  267747  267751  267753  267759  267763  267769  267777  447090 

2.3 分工合作,人人参与,资源共享

我校同科组的教师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多渠道搜集和分析信息,研读上述几本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书和其它资料,交流学习心得和看法。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以必修课程(A1、A2)为例,A1中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主题:主题1  认识化学科学,主题2  化学实验基础,主题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A2中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主题:主题1  物质结构基础,主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3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这些课程模块中的教学内容都是初中化学五大主题中内容的延伸,现将其对比整理如下: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A1、A2)

科学探究              化学实验基础     

身边的化学物质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结构基础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我们根据初、高中课标主题、模块的对照,分别将各相对应的主题、模块分配给各位教师,要求各位教师在复习备考期间有针对性设计一至二份训练题,相互交换,达到分工合作,人人参与,资源共享,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中,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这一中考命题特点必定愈来愈突出。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加强自身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的更新发展,同时也应注重对中考命题的研究和分析,在教学与备考中重视初高中知识的有效衔接,不仅可以使学生思维能力的触角伸得更长,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创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触角伸得更长。

试题详情

2.2 有的放矢设计训练题,反对盲目搞题海战术,提高备考的实效性

在设计训练题,切忌随意提高难度,应掌握考试大纲,以标准为蓝本,了解衔接侧重在哪方面的内容、什么层次,积极备考,有的放矢,反对题海战术,提高教学效率。一般应将与高中有联系知识化解为信息题、探究题,采用从初中知识经多步引导上升迁移至高中方面来进行分析的形式,或是将高中教材中与初中有关的内容下调降低要求的形式来设计训练题。列举以下二例:

 例4.在化合价、化学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专题复习中,设计了如下一道训练题: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0  0    +1 -1

如:2Na +Cl2 === 2NaCl  反应前后,Na、Cl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请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进行分析,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Mg +O22MgO      B.CaO+H2O === Ca(OH)2

 C.2KClO32KCl+3O2↑    D.CaCO3CaO + CO2

 E.H2 +CuO Cu + H2O     F.HCl + NaOH === NaCl + H2O

 (2) 请根据上面的分析和推理,对四种反应类型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作出概括:

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

 设计意图简析:本题以信息给予的方式提供题干。“用化合价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介于初中以“得氧失氧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具体)和高中以“电子转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抽象)的中间过度理论,并且通过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的具体实例,只要学生能从例子中达到基本能理解“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题干,就能对上述六个选项进行具体分析并作出解答;接着要求学生将四种化学反应类型作出归纳,得出规律,符合从具体到抽象进化的认识规律。通过本题的解答,让学对初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局部性有了了解,更对高中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进一步的期待,希望能从反映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延续性体现学科间的接轨。

答案:(1)A、C、E (2)是   可能   可能  否

在对元素周期表的专题复习中,设计了如下一道训练题:

 例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名称是   ,位于   周期,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它与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属于       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其离子符号为     ,若该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3)一般来说,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     (填“< ”或“>”或“=”)4个;已知钾元素与钠元素在同一族,请预测原子序数为19的钾原子的电子层数是     ;金属钠和金属钾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原因是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y =8时,该粒子为       。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级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PO43-和SO42-

 (6)由表中信息可发现如下规律: ①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

              ;③                。

 设计意图简析:本题设计从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初步认识至拓展认识入手:(1)认识元素的名称、周期、最外层电子数、判断离子化合物等简单知识点;(2)考查离子符号的书写和相对分子量的近似计算;(3)引导、归纳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的关系;(4)引导对粒子结构因变量改变的分析。这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推理分析能力,提升了知识层次;(5)以信息给予的方式供出学生未曾接触的高中的知识点--等电子体的概念。考查学生审题能力和信息迁移能力,学生只有能正确理解文字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也就能解决了;(6)引导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充分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该题可以说是对周期表认识的全方位考查。

 答案:(1)氯  第三  得  NaCl  离子  (2)13  Al3+  14  (3)<  4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S2-  (5)B、D (6)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加(或同一纵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左向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终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等)

试题详情

2.1 更新教学理念,洞察命题方向,认真研读几本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书,丰富理论基础

作为一名初中毕业班的化学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学习,就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储备,在教学和备考复习中应该有意识地做好高初中衔接知识的培养,必须认真研读好几本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书:《全日制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于2005年7月出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衔接读本(供高中一年级使用)》、《广东省2007年初中毕业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试题详情

2、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试题详情

1、与高中衔接典型试题例析

 例1.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某同学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的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溶液。试回答:

 ⑴用化学式回答: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生成的蓝色沉淀是  

 ⑵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编号)

 A.氯化物   B.硫酸盐   C.硝酸盐   D.碳酸盐

 ⑶该同学设计了一个从废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如下[已知白色的Fe(OH)2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生成红褐色的Fe(OH)3

 ①金属X为         ,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写化学式)        

 ②B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填序号字母)。

 A.K2CO3   B.Fe(NO3)2   C.MgCl2   D.Ba(NO3)2

 ③第Ⅳ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该题对金属、酸、碱、盐的性质、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知识点的综合考查。这些知识点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课标)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中的要求表述分别为:

义务教育课标中内容标准
高中课标中内容标准
①知道常见的酸、碱、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②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③能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和解释。
①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实验:溶液中Ag+、CO32、Cl、SO42-等离子的检验。
②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金属材料的重要作用。

 本题以工厂废水处理的实际事实来设置情景,突出命题联系生产实际,体现了化学服务生产、服务应用的STSE新课程理念。(1)考查初中阶段两种不溶于水和酸的化合物AgCl、BaSO4。命题中没有直接提出Ag+、Ba2+的鉴定,由溶液呈蓝色可判定Cu2+存在,但还不能确定阴离子,而Cu(OH)2是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再由溶解性表规律分析得可溶性银盐就只有AgNO3,故可回答出(2);然后本题进入了金属、碱、酸、盐的综合考查方向。其推理过程为:

 至此可得出(3)中X为Fe,固体为Cu、Ag、Fe三种混合物。②为Fe2+、Ba2+则选B、D。可顺序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Na2SO4 + Ba(NO3)2 = BaSO4↓+ 2NaNO3。本题实际上是考查离子Ag-+ 、Ba2+、Cu2+的鉴定和分离,这些知识点正好是高一化学教材必修1首先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科间的承接就体现知识内容承上启后的系统性。

答案:(1) AgCl   Cu(OH)2  (2)  C  (3)  ① Fe   Fe、Ag和Cu  ②  B  D

   ③ Ba(NO3)2  +Na2SO4  ===  BaSO4↓+ 2NaNO3

 例2.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他们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种装置。请回答:

 ⑴照装置A挤压胶头滴管,可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甚至红墨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原因是        ,化学方程式为         

 ⑵按照装置B,把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入烧瓶中,松开铁夹,此时可看到的现象是            

 ⑶现有石灰石、稀盐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等药品,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制取CO2、并证明CO2确实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实验装置。请模仿右图的“图例”,在右图虚框中直接补画出完整的实验装置图。

图中试剂a是        ,能证明CO2确实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⑷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同学们双设计了如下方案: 取⑶实验后的NaOH溶液, 第一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第二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实CO2与Na溶液发生了反应。

 ⑸通过本实验的探究,我们得到一个启示:保存氢氧化钠溶液时应该       

 分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为:CO2与NaOH的反应,和物理学中气压变化形成喷泉实验的理化综合。NaOH和CO2的反应,该知识点是历年来各地中考的重要考点。由于CO2和NaOH的反应既没有沉淀,又没有颜色变化,因此常设计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变化来初步说明反应的进行,由于气压减少引起的“喷泉实验”,它是高中教材的研究对象,在初中必须通过知识的相关引导才能出现;再对生成物进行分析,以确证该反应的进行,实际上主要是考查CO32-的鉴定,CO32-在初中是重要知识内容,在考查CO32-的鉴别时为开放性的思维设置多种方案,如采用盐酸、硫酸等酸液或加Ca2+或Ba2+等多种方法,以期培养学生开阔视野,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多角度推理能力,最后归纳出保存NaOH的方法就更易了。体现了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也决定物质的贮存方法。

答案 :(1)压强减小,红墨水被大气压压入集气瓶  CO2 +2 NaOH === Na2CO3 + H2O

    (2)  烧瓶中形成红色喷泉   

(3)绘图石灰水  a不变浑浊

(4)稀盐酸   冒气泡   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5)密封保存

 例3.(06年佛山市中考24题)为测定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在下图的小烧杯中装入一定的NaOH,测量其温度;另取一定量的硫酸,测量其温度,并缓慢地倾入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环形玻璃棒搅拌。记录溶液温度的变化。甲、乙、丙三位同学准备选择以下试剂进行实验:

甲、乙、丙三位同学中,有两位同学选择的试剂是错误的。从溶液温度改变的因素考虑,指出错误的原因:

(1)     同学错误的原因是              

(2)     同学错误的原因是              

 分析:该题考查物质溶解热和化学反应(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初中阶段涉及能量变化两个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吸放热现象和物质溶解的吸放热现象。NaOH固体、浓硫酸的溶解都能放出热量;NaOH与H2SO4的中和反应也引起热效应。在高中提出的中和反应热,要求定量的测定中和热的大小,而初中阶段只要求定性分析热效应的现象,不要求定量分析。这一点符合高初中化学标准的不同要求。同时突出控制变量的变化引起的不正确原因所在,学生只要能明确物质溶解热和化学反应(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就可以较好的得出题解。

答案:(1)甲  NaOH固体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对测量产生误差

 (2)乙  浓硫酸溶于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对测量产生误差。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