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答案:“蘸”是“浸染”的意思(1分),描绘出水浸染到澄澈的天空,慢慢渗入天空的景象(1分),表现出水天相接、明丽壮阔的意境(1分)。
(2)答案: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中原故土和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2分)。作者登城北望中原,大好河山,受金人的践踏,心情愁闷(1分)。欲借酒消愁,可一杯浊酒不能消除满腔悲愤(1分)。酒尽愁不尽,面对萧瑟秋风,作者禁不住泪流满面了(1分)。
11.(1)羊欣想自己疏远桓玄,故意不时泄漏机密,桓玄觉察到他的这种心思,更加看重他,便让他担任楚台殿中郎。(关键词:疏、时、重)
(2)羊欣因为不能承受拜伏之礼,推辞不上朝觐见,高祖、太祖都以没有见过他而感到遗憾。(关键词:以、堪、恨)
10.B,羊欣不是被贬,因为在他担任军府舍人之前并没有做官。
第Π卷
9.D,代词,他(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B介词,因为/介词,凭借;C所字结构/和“为”组成“为……所”,表被动)
8.C:遇合,指得到君主的信任
7.选A(无中生有--“也许也是他们婚配时的信物”。B项据“发式是最引人注目的人体面貌特征,以头发的装扮来显示年龄阶段,”“结发加冠与结发加笄都是为了表明男女青年的成熟”等信息推断;C项据“加冠的冠服已经变成了明代的网巾。网巾虽然仍旧传承着古代以来的束发功能,但它已很难唤起人们在加冠时节的神圣意识”推断;D项据第一段文字推断,虽标准形式的冠礼无以实施,但成人礼不会中断。)
6. 选C(A将现象说成了本质,或以偏概全,“拔去上颔的一对侧门齿以及犬齿”只是一般形式,而非绝对如此,张华的记载就未明示;B项内容只是据《仪礼》《礼记》记载的内容,明代加冠年龄就是16-20岁。D项,因果倒置。)
5. 选择C. (张冠李戴“发髻的改变”只是冠礼的特征而非“成年礼的特征”)
4.选B (A.语序不当,应为“事关各国发展和人类生存“;偷换主语,“携手努力合作应对”的主语应是人或国际社会。C.关联词“因而”误用,不合逻辑,可以改为“而”。D.搭配不当,“打乱”和“教学”不搭配,可改为“打乱……教学秩序”。)
3.选A (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的,后形容同类的事物很多不能一一列举。B.褒贬失当。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此处宜用“侃侃而谈”。C.望文生义。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D.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