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0001  270009  270015  270019  270025  270027  270031  270037  270039  270045  270051  270055  270057  270061  270067  270069  270075  270079  270081  270085  270087  270091  270093  270095  270096  270097  270099  270100  270101  270103  270105  270109  270111  270115  270117  270121  270127  270129  270135  270139  270141  270145  270151  270157  270159  270165  270169  270171  270177  270181  270187  270195  447090 

2. A.虽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

B.信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C.军惊坏都舍

D.先王之法,经乎上世来者也

E.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葬焉

试题详情

1. A.欲人无惑也难矣

B.毛先生以三寸舌,强于百万之师

C.然公子遇 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复返也

D.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E.道之不行,已知

试题详情

3. A.一出门,裘马世家

B.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

C.会贤士大夫少府赵禹卫将军

D.臣请缚一人王而行

E.求,无乃尔是与                   

试题详情

2. A.东郭先生将北适以

B.哭声直上云霄

C.不从车乘,不操

D.亦不敢服垢弊以

E.理民之优于将略                   

试题详情

1. A.直前诟虏师失

B.自可断来,徐徐更谓之

C.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俄匀谢玄淮上

E.造化之尤物也                           

试题详情

3. A.天理云集响应,赢粮而从:同“影”

B.屈平既,其后秦欲伐齐:同“黜”,被罢免

C.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也:讨伐,征伐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验应                      

试题详情

2. A.惟作福,惟辟作威:君主

B.举孝廉不行,连公府不就:开辟也 :同“避”,躲避

C.其北陵,文王之所风雨也:同“避”,躲避

D.唇吻翕,不知何词:张开                      

试题详情

1. A.沛公不杯杓:禁住,能承受

B.上下同欲者:取得胜利

C.何可道也者:尽

D.真黄山绝处:优美的

E.数石之重,中人不:获胜                      

试题详情

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

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基础,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是能力。根据语境,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还是用“以”作例子来说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一句中,“愈”通“逾”,超过,胜过,“养”养蝗虫,放纵蝗虫“遗患”表示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根据“以”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用来”。“孤违蹇叔,此辱二三子”,“辱二三子”的意思是:使你们遭受羞辱,根据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以致”、“因而”。

[限时训练]

试题详情

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身尊数职”,一词多用。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的虚词的常见用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譬如“以”,可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拿”“凭借”“依据”“按照”。如“余船以次进”中的“以”应译为“按照”;可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也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中的“以”。“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用法与“而”相近,只是不表示转折。“以”作连词时,还可以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译为“用来”;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的“以”可译为“因为”

只有通过全面复习,掌握其常见用法,考试时才能结合语境作辨别。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