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0479  270487  270493  270497  270503  270505  270509  270515  270517  270523  270529  270533  270535  270539  270545  270547  270553  270557  270559  270563  270565  270569  270571  270573  270574  270575  270577  270578  270579  270581  270583  270587  270589  270593  270595  270599  270605  270607  270613  270617  270619  270623  270629  270635  270637  270643  270647  270649  270655  270659  270665  270673  447090 

14、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与“红段子”内涵类似的“红言颂”、“红色短信”等活动。这些现象成为辐射全国的新红色文化品牌,开创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这说明

A.大众文化没有雅俗之分         B.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C.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试题详情

13、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编、翻拍“红色经典”成为影视剧艺术生产领域的一股潮流。有些翻拍作品,对原著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胡改乱编,想当然地杜撰所谓人性内容,随意增添爱情“佐料”, 淡化甚至消解原作的精神立场,以达到纯粹消遣、娱乐,迎合市场的目的。这启示我们

A.文化发展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文化产业应该把尊重经典文化放在首位

C.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D.文化产品应采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试题详情

12、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中央组织33位在延安工作过的老同志“重返延安”,重返他们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③只要培育民族精神,就能弘扬时代精神

④民族精神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1、由于各地语言的差别,由此诞生了昆、京、川、豫、晋、湘、沪、扬、淮、越等剧种以及山东快书、天津三句半、河南坠子、苏州评弹、扬州评话、东北二人转以及南京白局、南京评话等曲种。这主要说明

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我们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试题详情

10、英语作为世界上的强势语言,对汉语的影响在所难免。公民个人如何使用外国语言不必干涉,但国家要划定一个底线,守住主流文化的阵地。这是因为汉语

 A.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B.在中华文化交流中越来越重要

 C.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D.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身份证

试题详情

9、故事片《惊天动地》,真实再现了汶川大地震的历史场景,在创作拍摄上注重运用国际上灾难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同时,为了营造视听效果奇观,使传统特技和数字高科技有机结合,使这部影片有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和技术的精彩呈现。这说明

①文化形态的更替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    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③现代高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8、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由此可见

A.传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尊敬老人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试题详情

7、据报道,早年去台的南京人聚居一地,生活习性和乡音至今未改,南京话讲得相当地道。这种现象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历史继承性      D.鲜活时代性

试题详情

6、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霍普金斯认为,21世纪的中国,有能力利用自身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帮助世界各国建造更加良好的关系,可能会成为世界的领导者。这肯定了

A.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B.中华文化包含了世界各民族文化

C.中华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D.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 

试题详情

5、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

A.体现了文化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B.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共同属性

C.不能满足人们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D.不能体现文化创新以我为主、以我所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