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0533  270541  270547  270551  270557  270559  270563  270569  270571  270577  270583  270587  270589  270593  270599  270601  270607  270611  270613  270617  270619  270623  270625  270627  270628  270629  270631  270632  270633  270635  270637  270641  270643  270647  270649  270653  270659  270661  270667  270671  270673  270677  270683  270689  270691  270697  270701  270703  270709  270713  270719  270727  447090 

30.臭氧含量的减少,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  ) 

A.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B.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

C.导致海面上升,危害沿海地区

D.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试题详情

29.影响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

①酸雨  ②水土流失  ③风沙危害  ④能源短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28.2010年3月27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结合材料,回答:活动已经开展了三年,目的是转变民众对于碳排放的态度,抑制全球性环境问题。其应对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破坏  B.全球变暖  C.酸雨  D.荒漠化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29题

试题详情

读某国20世纪后期固体废弃物产生总量及处理构成变化图,完成26-27题。

2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固体废弃物回收做混合肥料不会造成水源污染

B. 回收利用是目前较理想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

C.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D.填埋处理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27.上图显示该国(  )

A.90年代中期焚烧处理的垃圾量大为减少

B. 90年代的垃圾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80年代

C. 90年代用于回收做混合肥料的垃圾量没有增长

D.90年代垃圾的回收利用量增长速度最快

试题详情

   发展绿色产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免因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而产生污染,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23-25题。

23.绿色冰箱的推广使用可以     (   )

  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

  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发生

  C.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从而减轻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D.减少废热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

24.下列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清洁生产只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

  B.研制可在自然界中分解的包装袋过程不属于清洁生产

  C.进行清洁生产可将污染预防拓展到生产的全过程,而无需回收废弃物

  D.要实现生产过程、产品和最终报废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25.“白色污染”的产生是与清洁生产相违背的,它是指(   )

  A.冶炼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烟尘

 B.建筑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废弃物

  C.包装材料的生产、使用中产生的塑料废弃物

  D. 建材厂生产、使用中产生的粉尘

试题详情

   读环保综合能力与环保破坏强度曲线图。据此回答21-22题。

21.能正确表示我国城市环境与发展现状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2.下列人类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     B.科教兴国,提高人口素质

  C.国际合作治理酸雨   D.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试题详情

   下图是美国1933年4月发生的黑风暴分布图。据此回答18-20题。

18.此种灾害基本上是一种(   )

  A.土壤侵蚀   B.土壤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土壤污染

19.引发该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

  A.砍伐森林   B.过度耕种   C.温室效应   D.灌溉不合理

20.对于此种灾害主要发生地点的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落基山区 B.土壤-红壤 C.植被-草原 D.土地利用-混合农业区

试题详情

   下图为区域(流域)量化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关系图。结合此图回答16-17题。

16.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大小(  )

  A.与人工生态需水量无关  B.不需要考虑水质和境外跨流域调水因素

  C.与地下径流量无关    D.随着水资源开发阶段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17.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集中表现在

  A.对地表径流的改变上   B.空气质量的高低上

  C.生物数量的变化上    D.城市数量的变化上   .

试题详情

下图为水源污染的主要途径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水循环的过程,回答14-15题。

14.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图中的  (   )

  A.f和s   B.j和g    C.j和z   D.q和z

15.近几年冬季,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水质发生突发性的变化,主要与 (   )

  A.j有关   B.Z有关   C.v有关  D.g有关

试题详情

13.地理研究学习小组对一有大量浮游植物的湖泊,从上游①到下游②,进行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N、P)的浓度进行调查,其结果最有可能的是下面的   (   )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