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0659  270667  270673  270677  270683  270685  270689  270695  270697  270703  270709  270713  270715  270719  270725  270727  270733  270737  270739  270743  270745  270749  270751  270753  270754  270755  270757  270758  270759  270761  270763  270767  270769  270773  270775  270779  270785  270787  270793  270797  270799  270803  270809  270815  270817  270823  270827  270829  270835  270839  270845  270853  447090 

1、若四个幂函数yyyy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右图,则abcd的大小关系是(   )

A.dcba    B.abcd

C.dcab   D.abdc

试题详情

38.(28分)[走近世博,感受力量]

    某校高三(3)班同学围绕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开展综合探究活动,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如下信息,请你参与探究解决问题。

    信息一  世博与志愿者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主口号“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志愿者歌曲“在你身边”,志愿者标志,一个由汉字“心”生发出来的“中国心”。世博临近,上海市民认同世博,参与世博,百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上海人民齐心协力,正在创作一面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1)结合上述信息,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评价世博志愿者的言行。(8分)

    信息二  世博与创意产业

2010年1月14日下午至17日,胡锦涛主席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创意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进一步做好世博园区规划工作,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势力营造新氛围,真正把创意产业打造成上海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意产业。(8分)

    信息三  世博与安徽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场集思想性、创意性和前瞻性于一身的世界文明盛会。“安徽周”是这场盛会中的亮丽一笔。“安徽周”活动将充分利用世博会“大展示、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平台,以重大活动、文艺演出、展览展示、旅游推介、科技创新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推介安徽,展示安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3)从“文化与经济”的角度分析说明上述信息。(12分)

试题详情

37.(28分)[关注民生,了解国情]

    材料一  2008-2010年,国家公布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部分)

时间
保障与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2008年10月
国家上调扶贫标准,对人均年收入1067元以下农村人口实施帮扶政策;财政部进一步扩大财政补贴“家电下乡”范围。
2008提11月
国务院提居民基本养老标准和农村最低保障、合作医疗水平。
2009年4月
政府“购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方面实行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增至平均工资的6倍。
2009年9月
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国家财政全额支付农民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全国农村居民都有社会养老保障,“养老不犯愁”。
2010年3月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材料二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因为民生欠账多,城乡与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大,政府要动用手中财力去“偿还”欠债、“填平”差距。财政敛入增加,政府能敛的事情就多了,但是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并非天上掉下来馅饼。

材料三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引自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1)指出材料一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要求。(3分)分析说明材料二中“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9分)

  (2)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包含哪些道理?(8分)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政府应该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8分)

试题详情

35.(22分)为实现工业化,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不是先前工业化国家的足迹(西欧中心主义),而是走它自己的时代的道路。……熊彼特把以纺织工业为主导的英国产业革命结束在1842 年,而把自此至1897年作为“蒸汽和钢铁时代”。由于这两个年份恰好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这些新式产业的出现自然是西方文明冲击的结果,但是,“机船矿路”路线的形成……却不是西方的意思。

--吴承明《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思考--沉沦观和近代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化兴起的时代背景。与西方工业化发展历程相比,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有何特点?(12分)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三  经过对建国50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化,以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不得照抄原文)分别概括这两个时期影响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国际因素。(10分)

试题详情

34.(30分)读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补绘3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简述流域降水分布特点。(10分)

  (2)说明降水对河流污染的影响。(8分)

  (3)流域植被的破坏加剧洪涝灾害,分析主要原因。(12分)

试题详情

33.(30分)根据材料如图1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960年咸海面积是6.8万平方千米;1998年面积是2.9万平方千米,含盐量从10g/L上升至45g/L;2004后咸海面积是1.7万平方千米,变成了由3个小湖组成的湖群;2007年咸海面积仅为极盛时的10%。

 

  (1)分析该区域人口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8分)

  (2)说明该区域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10分)

  (3)以咸海演化过程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12分)

试题详情

    图10为1951-2001年奥地利出生人口与迁入人口变化(单位:10年)示意图。完成31-32题。

31.图中,奥地利人口迁入量最大的时期是(   )

    A.1961-1971

    B.1971-1981

   C.1981-1991

   D.1991-2001

32.1951年以来,奥地利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

    A.原始型       

    B.现代型

    C.传统型早期

    D.传统型后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2分)

试题详情

    图9为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玛雅社会农业生产类型是(   )

    A.放牧业

    B.混合农业

    C.原始迁移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30.玛雅社会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导致(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漠化

    C.全球气候变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试题详情

    图8为某日光照示意图。M、N两点在同一纬线上,OM是晨昏线的一段,O为晨昏线与玮线的切点,M点正值日落,且OM所在晨昏线平面与赤道平面夹角为70°。完成27-28题。

27.此季节            (   )

    A.巴西高原水草肥美

    B.长江流域桃花盛开

    C.中南半岛阴雨连绵

    D.北美五大湖地区寒风凛冽

28.该日N点正午时刻太阳高度为80°,且日影

朝北,则N点所在国家      (   )

    A.河网密布,水运便利

    B.山地为主,地形复杂多样

    C.煤铁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D.荒漠广布,农业分布在河谷地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