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1814  271822  271828  271832  271838  271840  271844  271850  271852  271858  271864  271868  271870  271874  271880  271882  271888  271892  271894  271898  271900  271904  271906  271908  271909  271910  271912  271913  271914  271916  271918  271922  271924  271928  271930  271934  271940  271942  271948  271952  271954  271958  271964  271970  271972  271978  271982  271984  271990  271994  272000  272008  447090 

28.(7分),[除(3)2分以外,其它每空1分]

(1)① NaCl   ② CEBAD  9   

(2)① 甲     ② 变小  

(3)(共2分)反应前粒子符号全对给1分,反应后粒子符号全对给1分。

 

   

 

试题详情

27.(6分,每空1分)

通电
 
(1)① 极度  ② 过滤  活性炭

(2)①氢气和氧气      2H2O ==== 2H2↑+ O2

②A 、D (答全、答对给1分,其它情况不得分)

试题详情

26.(5分,每空1分)

(1)D   (2)鲜鸡蛋  白砂糖(或面粉)   (3)五  27:80

试题详情

35.(3分)在一烧杯中盛有21.4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

pH  7(填 >、=或<)。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

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房山区2010年初三年级统一练习(二)

         化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试题详情

33.(6分)右图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

[查阅资料]

(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

(2)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

(3)Na2CO3受热不分解。

[提出问题]

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

[猜   想]

甲:……

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

丙:NaHCO3加热产生CO2

[实验探究]

(1)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      ;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       

(2)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英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

 a试管口有无色液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

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

气泡冒出,则该粉末是     

[解释与结论]

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     

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题详情

①   ②   ③
 
31.(8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1) A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和      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在实际生活中可用于灭火。

(2) B实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使白磷与空气隔绝和     ;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可燃物与      接触③温度达到      的结论。

(3) C实验:试管③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钉在     的情况下是否生锈;试管①中的铁钉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容易生锈,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2.(5分)为了研究炼铁原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在实验室的通风橱内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其它实验用品略),进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每套装置限用一次,可以不用)。

 

A          B                    

 A         B             C      D    

(1)实验室制得的一氧化碳中常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欲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

化铁并检验生成的气体,正确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是:

混合气体→         →g→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

(2)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C实验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没有将装置C与D的连接处断开,停止加热后未观察到溶液倒吸现象,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试题详情

30.(6分)已知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表示两端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右图所示,若A、B为氧化物, D、E为

单质,C为能供给呼吸的气体,D转化为E的

反应有浅绿色液体生成。则:C的化学式为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可能是    (填一种即可,写化学式)。

(2)  如右图所示,若A、B、C、D、E均为化合物,

D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0:3:12, A、B、C中

均含三种元素。则:D的化学式为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题详情

29.(6分)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1)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

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请你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其

原因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

    (填序号)。

①分子种类      ②原子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原子数目      ⑤物质质量      ⑥元素种类

(3)4.14玉树地震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损失。为防止灾后发生疫情,必须对灾区进行消毒,其中的一种消毒剂是漂白粉,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请完成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O)2 +CO2  + H2O  =CaCO3↓+2    

(4)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B。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该反应中,B是催化剂       B.第一次反应停止后,C剩余9 g 

C.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 g  D.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5∶2     

E.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试题详情

28.(7分)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医疗上常用其给病人补充体液。

①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②现需100g生理盐水,若按如下操作配制,正确的顺序是(填字母)     。

     

     A            B      C      D        E

   此生理盐水若用10%的溶液加水稀释而得到,则需10%的溶液    g。

(2)在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 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右图1所示的现象。

①20℃时,  (填“甲”或“乙”)的溶液一定

是饱和溶液。

②右图2中表示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分别

是b和a,将20℃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10℃,其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3)部分酸、碱、盐在水中可解离出阴阳离子,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碱、盐解离出的一些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或沉淀。如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实质的微观示意图。

 

请你依据部分碱盐溶解性表和复分解反应实质判断下列两组物质(①硫酸钠和氢氧化钡、②硫酸钠和氯化亚铁)在水中混合后能否发生反应,若能,仿照上述的示例在下图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物质或离子符号,来体现反应的实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