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2578  272586  272592  272596  272602  272604  272608  272614  272616  272622  272628  272632  272634  272638  272644  272646  272652  272656  272658  272662  272664  272668  272670  272672  272673  272674  272676  272677  272678  272680  272682  272686  272688  272692  272694  272698  272704  272706  272712  272716  272718  272722  272728  272734  272736  272742  272746  272748  272754  272758  272764  272772  447090 

7.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向“进步” 转化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6.我国古代“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说的是他小时候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要自觉改造客观世界

试题详情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体现了(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特殊性

试题详情

4.手机、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通讯传播手段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困扰,如“信息焦虑症”。上述材料表明(  )

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B.矛盾具有必然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试题详情

1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就是几个

消费意向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共同进行消费。“拼车”的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的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拼族”这一消费行为说明了(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B.量变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上的改变

C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D.事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2“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   )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 ②唯心主义的态度③客观地看事物  ④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李嘉图主张不应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 应废除“谷物法”,是因为  (    )

A、通过对外贸易,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B、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

D、参与国际分工,从国外进口所有商品,可以减轻本国的生产压力

试题详情

28.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学习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时的实录: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⑴探究实验中能量变化:

在实验过程,小军发现: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你认为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的原因是:                      ;(2分)

⑵探究反应终点问题:

实验中,除了温度有变化外,没有任何明显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束后,小凤发现实验所得的溶液的pH<7,也就是稀盐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量。该用什么方法证明此反应正好完全进行呢?

小杰说:在实验后所得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反应正好完全进行;

小文说: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再加稀盐酸,若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则反应正好完全进行;

小会说:可以在氢氧化钠固体中加稀盐酸,若观察到固体正好全部消失,则反应正好完全进行。

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理由是                   

              。(2分)

⑶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①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            

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小怡在她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⑷(4分)小怡为了进一步研究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取了13.3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适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200g10%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g。求:

⑴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⑵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

⑶在右图中画出以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质量,

试题详情

27.小岳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对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的知识做了全方位的探究,下面是他们的学习实录:

(1)实验发生装置的探究学习: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小岳从下列装置中选择了D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他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实验过程中小岳发现,试管中产生了很多泡沫,甚至有些进入导气管中。经过讨论,该小组同学认为泡沫的产生可能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试管的横截面积太小,气泡不易破裂。你认为他们的猜测还可能有                         。小岳将发生装置改成了C,发现泡沫没有了,但是反应的速率很快,很难对实验进行控制。小晨建议小岳将反应装置换成B就可以了。小晨的理由是                

(2)催化剂选择的探究学习: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小静了解到:MnO2、土豆块都可以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萌生了寻找适合催化剂的想法。通过查阅资料,小静还了解到部分盐(溶液)也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如CuCl2、CuSO4等盐(溶液)。于是小静做了以下的探究。

①请你帮助她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 6%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CuCl2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CuCl2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②已知CuCl2在水中可解离出Cu2+和Cl,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小凯说: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uCl2溶液中的H2O;

小毅说: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uCl2溶液中的Cu2+

小留说: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uCl2溶液中的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     同学的猜想,理由是                   

③同学们对余下的两个猜想,用实验进行了探究。请你仔细分析后填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
先向盛有5ml 6%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l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无明显现象
       
       
再向这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    ,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试题详情

26.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请你来解决厨房中的以下问题:

⑴冬季河面上已经结冰,而厨房内碗中的食盐水却没有结冰?             

⑵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      ,其灭火的原理是       

⑶若要用蔗糖配制蔗糖水,为使蔗糖尽快溶解,说出两种可采取的方法:①       、②       

⑷除去保温瓶内胆中的水垢,选用厨房中的    

⑸家用煤炉中的蜂窝煤有12孔、14孔,甚至16孔等多个品种,你认为孔道越   (填多、少)燃烧越充分。理由是                

⑹切过咸菜的菜刀(未清洗擦干)更易生锈,原理是               

试题详情

25.小菲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变暗。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油,将其加入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钠浮于水面,剧烈反应,急速游动,并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最后完全消失,水变成红色。

⑴说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2分)

⑵金属钠和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pH    7(填“>”、“<”、“=”),原因是反应生成了     。金属钠和水反应后生成一种可燃性的气体和一种易溶于水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⑶金属钠在空气中迅速变暗,说明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

⑷小菲同学通过这个实验,结合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推断出金属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活泼。他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回答:                             

试题详情

24.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t3℃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⑵M点表示的含义是:                

⑶将含等质量溶剂的A、B两种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析

出晶体较多的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