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轴上,A为双曲线上一点, 轴,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2
5.已知三个平面,若,且相交但不垂直,分别为内的直线,则( )
A. B. C. D.
4. 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
0,最小正周期为,直线是其图像的一条对称轴,
则下面各式中符合条件的解析式是( )
A. B.
C. D.
3.右图是一算法的程序框图,若此程序运行结果为,则在判断框中应填入关于的判断条件是( )
A. B. C. D.
2.在中,角A,B所对的边长为,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5.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6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B、C、D、E、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 cm、5.0 cm、9.0 cm、14.0 cm、20.0 cm.
图16
(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vB=0.25 m/s,C、E间的平均速度为0.45 m/s.
(2)以打B点为计时起点,建立v-t坐标系如图17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图17
(3)根据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2.
答案 (2)见解析图
解析 (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所以
vB== m/s=0.25 m/s
CE== m/s
=0.45 m/s.
(2)利用中间时刻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计算C、D、E三点的瞬时速度,作出v-t图象,如图所示.
(3)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
4.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间隔 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15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数据如下表所示:
图15
x1(cm) |
x2(cm) |
x3(cm) |
x4(cm) |
8.20 |
9.30 |
10.40 |
11.50 |
(1)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运动的性质属匀加速直线运动.
(2)有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的方法如下:
甲同学:a1=,a2=,a3=,=.
乙同学:a1=,a2=,=.
你认为甲、乙中两位同学的计算方法更准确的是乙同学,加速度值为1.10_m/s2.
解析 (1)x2-x1=9.30 cm-8.20 cm=1.10 cm
x3-x2=10.40 cm-9.30 cm=1.10 cm
x4-x3=11.50 cm-10.40 cm=1.10 cm
由以上可以得出,小球在相邻的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差相等.即Δx=K(恒量),所以小球的运动性质属匀加速直线运动.
(2)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减小实验误差.故乙同学计算方法更准确.
a1= cm/s2=1.10 m/s2
a2= cm/s2=1.10 m/s2
==1.10 m/s2
3.(2009·宁德一中月考)小球作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14所示,已知频闪周期
T=0.1 s,小球相邻位置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为OA=6.51 cm,AB=5.59 cm,
BC=4.70 cm,CD=3.80 cm,DE=2.89 cm,EF=2.00 cm.
图14
小球在位置A时的速度大小vA=0.605 m/s.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0.9 m/s2.
解析 由平均速度得:
vA= OB== m/s=0.605 m/s
由逐差法可得
a1=,a2=,a3=,
a==-0.9 m/s2
2.在一次实验中,某同学不知道所使用的交流电源的实际频率已超过50 Hz,那么,他计算出来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 A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不能确定
解析 因交流电频率超过50 Hz,所以打点时间间隔小于0.02 s,根据公式a=可知,当T偏小时,a偏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